职称工资即将取消,恢复按教龄发放

职称一直是老师心底最大的痛,大家一直在盼望着何时取消职称。

有些教师到退休,仍然是中级职称,甚至初级职称的也大有人在。教师们经常吐槽:评个职称太难了!

作为一线教教师,支持取消职称制度;

各类评审确实是劳命伤财,取消好!这个提议很好,利国利民。

有网友称,目前的职称评审形式主义极其严重,不仅不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反而压制了人们的创新活力。

更有教师表示强烈建议取消职称和工资挂钩,应该更看重老师的教龄、教学水平及教学成绩。

其实,关于职称早就有广大老师呼吁:

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不能过于看重证书和论文材料,建议职称评聘对教师实际教学能力有更多关注;建议弱化对论文发表的考核。不是每个老师都有科研成果,但有些老师仍然很优秀;希望评职称以工龄而论,以及工作态度,教学成绩……综合而论;至少要公开透明!不能一把手说了算。

作为一线教师,或多或少亲历了教师职称评定的风雨经历,坎坷辛酸,也为这样的经历而深深地伤心着,也许至今还是灼灼地痛。

这样的痛可称之为:“撕下脸皮之痛、折断脊梁之痛、划破血管之痛”,如此“三痛”,都是撕心裂肺,痛彻心扉!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教师心中发出要“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呐喊,更是让人痛得眼泪都已流不出了。

为此,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发出了《中(小)学教师政务试行条例》,对教师职务的“职责、任职条件、考核和评审”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应该说,“条例”有了极强的政策性和操作性,应该得到教师的广泛拥护。

但殊不知,在实际生活中,在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中,这本该振奋教师、激励教师的“好政策”,却越来越成为教师们的“伤心之痛”、“ 撕脸、折脊、破血之痛”,成了爱不起,恨不休的累赘和身心事。

正如此,一些有识之士的总结,“教师职务编制,特别是中高级教师职务被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占用,而且比例越来越高;

各级教师职务的技术标准和评聘程序被基层学校曲解或异化,升学人数和考试分数依然是关键或核心;

教师职务评聘依然没有分开,评聘程序不公开,被基层学校主要领导‘暗箱操作’;

部分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然没有真正地、充分地调动起来”。

非但如此,社会上各种不良倾向的侵蚀,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将教师职称评定变形、走样,成为教师的“难以承受之痛”

一是评定的不公

由于符合各层级职务任职要求的教师很多,但具体职数十分有限,而十几人,几十人争一个职称评定指标的现象,常在基层学校上演。

由于每次评定的具体条件都由基层学校领导制定,在民主治校没有得到根本落实的情况,权力便成了职称评定中的最有权的发言者,致使一些老师竭尽全力去争当领导,想方设法找领导干预评审。

二是人情的干扰

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法,这就难免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人情往来,但在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人情圈子又毫无例外,这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定的工常工作,政策、条件也因此会倾斜,人为设限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种情况下,要么是老实的吃亏,要么拼命与有关人士结上人情,拉上关系,甚至不惜请客、送礼,不惜屈膝行贿。

当教师职称成为某些人的囊中之物,成为某些人可以支配的“恩赐”或“财富”时,其被用来牟利的危险,也必然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有了上面的“好处”,一些部门也紧紧盯上了这“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坚持要“加强领导”,甚至“亲自为之”。

本来在《中(小)学教师政务试行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由省、地、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分别设立中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各级评审委员会由同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但令人十分费解,十分遗憾的是,在不少地方人事部门不仅霸占了评定权,还坚持将指标分配等都全握在手中,他们都会不辞劳苦地去分配名额,调整指标。

如此的社会环境,教师又怎么能不为职称评定所伤呢?

他们单纯的思想又怎么能承受这现实的职称评定之痛呢?

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已经实施了近三十年,时至今日已经被很多人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学历、教龄与职称评审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不过,我们也看到近年来职称制度改革一直在被提起,并且也有明天的改革。

首先职称不是考的,职称靠评和审出来的,评是参与者,审是他人,两个环节,一个靠己另一个靠天,腐败由此而生。

职称评定,学校领导占便宜,这是铁的事实!一些一线的教师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到头来评聘高级教师还要给领导送礼表现,还不如天天在领导后面拍马奉迎的,这样的事情真的不能理解!

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教师职称的弊端,其实教育部早就心知肚明,社会更是人人皆知,所以,最近有人大代表们提议:取消教师职称工资,恢复按教龄发放和晋升工资,职称只能是教师的一种荣誉。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期待这一政策的尽快落实!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教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