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要通知:大一新生“欲哭无泪”,家长:为啥不早点落实?

文/明明说教育

今年报考志愿工作也陆续收尾,很多准大一新生都已经接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而他们需要面对的则是美好的大学生活,相信在高中时期,很多同学都听到这这样一句话,“到了大学就轻松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到了大学之后,虽然同学们并不会像在高中时期那么拘束,而大学的管理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严格,同学们可以自行安排时间,但并不是说大学期间就不用学习,毕竟大家还需要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关于高校改名

虽然现在志愿填报已经临近尾声,不过可能回想起来很多同学感触颇多,基本上都是和父母一起翻阅一本厚厚的资料,仔细端详着哪所学校更好一些,再一个个的去上网查询,然后再进行排除,最后选择的便是最值得报考的学校。

但每年报考之际,一些不知名的学校,俗称为“野鸡”大学将会进入到同学们的视野,但对于刚结束高考的同学们来说,可能对很多学校并不了解,所以每年也都会有上当的同学,所以今年教育部为了同学们的利益,曝光了很多野鸡大学。

最近几年,很多高校因为招生遇冷就会进行改名,而同学们填报志愿的时候第一眼一定会是学校的名字,所以说名字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名字自然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很多高校都会将自己的名字改的很“夸张”。

有些大学直接把“学院”变成“大学”,这样不仅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会吸引更多的同学报考,进一步增加了招收率。

教育部通知

对于这种现象,教育部发布了重要通知,明确指出高校命名实行“标准化”,那么什么是标准化呢?其实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专科和本科的学校命名要有区别

如今随着更改学校名称的热潮不断兴起,很多专科学校会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与本科学校非常相似的名字,这样一来避免不了有些同学会存在“误选”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了本科学校的招生,还会影响同学们未来的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教育部指出,专科和本科的学校命名要有区别,比如说本科学校可以称为“大学或学院”,那么专科在命名上就必须是“职业技术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因为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能够明确分清专科和本科在名字上的区别。

从另一方面来讲,其实也是怕同学们在报考的时候出现错误,将两个学校之间进行混淆,但这对于今年已经报考结束的考生来说可能有些晚,毕竟至今为止很多同学都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大一新生欲哭无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不能有“中国、中华、国家、国际”字样

很多学校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名字响亮一些,就会在名字上加一个“国”字号,而且很多野鸡大学也会趁机为自己的学校增添色彩,那么对于考生来说自然会有不了解的同学,为了学校名字而报考的同学也并不是不存在。

其实这也是为了同学们自身的利益着想,除此之外,教育部还规定,学校在命名时不得用所在地之外的地域名,也就是说如果这所学校在上海,那么命名的时候就不能超出上海地区这个范围,这也更能让同学们看出学校的所在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对于合并的学校命名规定

现在很多学校都会进行合并,就像是今年规定的将二本和三本院校合并是一样的性质,但很多同学会不明白,如果两所类型不同的学校进行合并,那么最后的性质是什么呢?所以在报考的时候大家也比较担心。

如果说师范学校和农林学校进行合并,那么合并的学校还会保留师范和农林的名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清晰的了解所要报考的学校,不过家长看到这一规定后便表示:为啥不早点落实?毕竟很多同学已经报考结束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校名中不能包含原有校名

很多学校在改名字时可能都会在名字中包含原有名字的字眼,这样一下来当同学们报考的时候就会容易混淆,就像今年有一位考生,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当成“电子科技大学”,但实际上这两所大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所是985院校,而另一所则是普通院校,相信报考上的同学也会后悔不已,毕竟自己那么高的分数报考一个普通院校,难免会有些难过,相比在这个时候也欲哭无泪了。

所以教育部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便明确指出,如果有独立学院进行转身的独立设施学校,那么名字中不要包含原有的名字,特别是一些关键字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觉得教育部发布的这则通知怎么样呢?你有哪些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

明明说教育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将分享小学到大学生活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鸣,那么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

标签: 教育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