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提倡家校共育,不为老师开脱,不为家长解释

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以说非常的重视,尤其是中小学阶段,中小学阶段如果有一个好的知识基础,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中之后的学习非常的重要,而且现在中小学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的关注,甚至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学区房,或者花钱上好的私立学校,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打好基础。然而现在很多的矛盾也集中在了家长,学校和老师之间,尤其是现在很多学校提出家校共育,让很多家长感到不满,甚至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希望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将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好的,只有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孩子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教育,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发展也会存在缺陷。

就目前来说,中小学班级人数远没有达到小班额,现在虽说逐渐在取消大班额教学,但是一个班级50多个学生还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在学校里面一个老师面对50多个孩子,想要面面俱到真的做不到,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仅限在上课期间,而上课期间更多的是,老师在讲解知识,那么孩子的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人际交往等等方面在学校能够学到的真的很少。

举一个例子,如果班主任每天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单独和学生交流,那么一个小时也就能够和两个学生交流完,抛去周末的时间,一个班50个学生,最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和每个学生交流完,但是孩子的每天都在接触新鲜事物,每天都在成长。而且每天一小时,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时间也是要在学校繁重的课堂时间中抽取出来,而且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对于老师来说,难度也是不小,每天一小时,不间断,如果老师能够坚持下来,也是值得点赞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校期间,更多的任务是来学习了,就绝大多数的老师来说,做不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能一抓一大把式的教育。这就要求家长协助了,家长每天都会和孩子在一起,每天如果拿出半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交朋友等等,就非常的关键了,因此现在看来中小学阶段,真的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培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现在很多老师或者家长曲解了家校共育,老师将本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转嫁给了家长,让家长批改作业,让家长成了家教。而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学生到了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了,感觉自己没有责任了,教不好,学不好,习惯不好,就成了学校的事情,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出现了偏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双重身份也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努力的在老师和家长这双重身份中找到平衡点,这里不是在为老师开脱,也不是在为家长解释,只是希望都能够站在彼此的角度考虑一下,而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作为老师,或者家长的您,怎么看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