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孩子超负荷学习是基本现象,但大家都这么做,并不代表着绝对正确。
小魏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但9岁的他,脸上却没有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天真和好奇,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沧桑。小魏的妈妈将他管得很严,每天都亲自监督他做功课。
他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做学校布置的任务,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为了完成这些超额的任务,小魏只能压缩睡眠时间,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黑眼圈。
有天晚上,小魏正在做作业,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太困了,我就睡一分钟。”结果刚说完,他就昏厥了过去,直至心跳停止。
送至医院已经无力回天,医生给出的解释是:长期疲劳以及睡眠不足,导致体内多个器官衰竭,外加过大的压力,让孩子丧失了生的意志,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听到这样的事,震惊之余,我也在思考,教育究竟怎么了,为什么看似努力向上的背后,却有这么多的不幸,究竟是方法出了问题,还是理念出了问题?
深思后,我认为方法和理念都出现了问题。当然,理念是根源问题,决定了人们会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达成目的。
什么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
原本,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在不断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但如今,已经变成家长们的角斗场了,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也就是说,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攀比,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比别人差,甚至是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愿望。
大部分父母的确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不至于生活得太没有尊严,但用错了方法只会将孩子推向深渊。
就像小魏的妈妈,她其实对小魏抱着很深厚的希望,早早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
可恰恰是这样的厚望,导致了小魏失去了生的意志。他作为人的边界一直在被侵蚀,早已经失去了自我。
他的存在只不过是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一切都在父母的操纵下,任何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存活,都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
代偿机制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代偿机制”,即人们在追求某种东西又得不到时,就不再去追求,而是试图“重新”设定一个目标,通常重新设定的替身是可以追求到的。
成年人自己能力有限,达不到想要实现的高度,就把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仅仅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他们的天,父母给什么,他们就只能接受什么。
可随着意识的成熟,他们总能察觉事态的真相,在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岁月,悟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所做的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创造,是因为他对生命有渴望,内心希望自己能够掌控住遇到的每一件事,而这种希望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在中国,不少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欲望,甚至在青春年少时,就患上了“空心病”。
他们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也能做得好,只是习惯性不敢让对方失望,自己本身根本无所谓。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生命本身的悲哀。
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家庭悲剧都能避免。孩子青春期叛逆,成年后不省心,中年后不孝顺不爱父母。
归根结底,是因为父母从来没有尊重孩子,没有发自内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没有真正爱过自己的孩子。
一切果,都是自己种的因
那些把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真应该好好研读一下沈石溪的《狼王梦》,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最终只会以爱的名义断送了孩子的性命。
没有高的要求,就没有高的效率,更不会有优质的结果。但方法很重要,不是大家怎么做,你也怎么做。相比较方法论,言传身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
如果你是一个生命力旺盛、对一切充满激情的人,你的孩子必定也不会太差;如果你是一个普普通通、做事磨蹭、对未来没有希望的人,就不要痴心妄想孩子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父母都在混日子,凭什么要求孩子拼命呢?让孩子按照生命成长的规律,内心的意愿成长,说不定会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你可以期望他,但不可以强行要求他,更加不能用爱威胁他。有一种效应叫罗森塔尔效应,它告诉我们:只要发自内心相信孩子、认同孩子,孩子就会收到这份期望正向反馈,努力并真的做到。
这个世界能让灵魂得到宁静、激活生命能量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发自内心真诚的爱,而不是父母自以为伟大但自私的爱。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参考资料:
Alexia E. Metz (2018).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 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