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提拔一小学副校长,遭举报14年未站讲台,校长怎么选拔?

日前,河南固始一小学副校长提拔公示时被举报,据知情人透露,郭某14年未站讲台,四处做生意。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榜。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选拔校长不应该就由主管部门负责,必须广泛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虽然选拔校长不是选教育能手,一个人的活动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但是否懂教育、懂教育管理,是更重要的因素。

这件事让剑客老师想起了前几天刚刚写过的一篇文章《这位校长爱听课,为何教师人人烦?教育岂能外行领导内行!》文章中那位爱听课的校长老刘,就是一位不受老师们待见的校长。老师们不待见老刘,不是因为老刘喜欢听课,而是因为老刘喜欢评课。

有人会说,校长听课评课不是很正常的吗?一个喜欢听课评课的校长比一个整天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校长不是更接地气吗?

校长当然应该经常到课堂上去,通过听课发现教师的特点,了解下属们的才干。判断一个老师是人才还是庸才,在教学一线的实践活动中是最能够发现的。

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校长如果只是为了听课而听课,自己的经验智慧能力都不足,知识储备也已经跟不上大多数老师,却要在听课之后张嘴就来随口放炮,自然是得不到老师们认同的。

有网友在剑客老师的文章后面留言,说:校长听的是教法及老师的基本功,难道不对?每个学科都派一个教学副校长,可能吗?你举老刘这个特例,以偏概全有意思吗?

这话说得剑客老师不抬杠。

如果校长真的是冲着老师的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效果去的,评价的也只是老师的教法,提的也是如何改进和提高方面的建议,那这样的校长自然没有人会去反对,反而会大受欢迎。

正如网友所说:

校长听课评课都可以,但要有专业性。跨学科听和评都有跨学科的法子。 这对校长的专业性要求是不低的。 听不懂具体内容的课,也可以从课堂观察和教师方法素养的层面来听课评课。 对具体的学科内部问题,就要慎重或者避开,如果真的要评,也应该尊重有关学科教师的专业性。 怕的是不懂装懂的越界评价。

问题是我们讲到的这位老刘校长,他听课评课并不专业啊!

比如说,他明明不大懂英语,评价的时候你从英语教师的授课流程和课堂反响来入手,自然是可以的,但他非要跟英语老师讲课的内容较劲,要指导人家怎么精选内容,这不是越指导越让人糊涂么?而英语老师还得谦虚,表示校长讲得有理,对于校长“这个这个,啊,你知道的”所代替的内容表示心领神会,配合校长演好这场戏。校长不懂装懂,岂非害人不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越界评价也不是不可以,人们常说外行看热闹,不就是越界评价?这世上外行评价内行的事儿还少了?但如果真有连外行都能看出来的问题,也恰好是值得反思的。

所以说,看问题最好一分为二,不能只看一个方面。同样,评课也要讲点辩证法,一味地点赞和一味地挑刺都不妥当。

老刘校长,就是典型的只栽刺不栽花!拿着放大镜挑老师们上课的各种毛病,而且把毒舌当幽默,每批判(不是批评,就是批判)完一个老师,就自鸣得意地开怀大笑。大家都听得一头汗,还要陪着他尬笑,实在是煎熬。

对此,又有网友举了个例子,说刘备不会打大仗,但他有一帮铁哥们,冲锋陷阵、治理朝政的事儿交给哥们儿去干就好了。他只需要解决哥们儿的烦心事、关心的问题。言下之意,校长可以不懂教学,但应该懂管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话也没毛病。校长本来就应该是一所学校把方向、定调子的人,领航掌舵才是校长在学校里的作用。纯粹业务上的事可以由分管副校长去操心。

但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校长老刘听课评课的表现来看,其管理的水平恐怕也不见得高明到哪里去。管理不是把人管住,把事管死,而是把事规范起来,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实现自我驱动。

老刘这样的校长,上来就是三板斧,把老师们的热情全给劈没了,功劳苦劳全抹干净了,这让老师们怎么不消极应对?

所以说,一个专业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正如开头所说,现在不少地方的校长选任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家说了算,选对了人那是走运,选不对,学校就会因此交学费。

所以,剑客老师对于云南省出台的校长职级制认定意见非常赞同。

基础教育阶段的校长必须从认定了校长职级的人员中产生,这些人要具备相应的学历、教师资格、专业职务、任职年限,还要通过笔试和专业评审委员会的答辩,这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化来说,无疑是一条好路子,值得大面积推广。

标签: 河南 固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