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疑惑:为啥计划生育时大家都争着生,二胎开放后反倒不生了?

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人是第一生产力,人口成为衡量国力的直接指标,国家鼓励生育,百姓又深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认为多子多福,多生几个孩子自己老了之后便有保障,而且那个时候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又小,只要能让他有口饭吃便可以。

这种思想一代传一代,随着新中国建立,国家稳定,百姓安居后,大家更是觉得可以多生几个孩子,因此到了八九十年代人口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生存资源有限,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迟早会引发大麻烦,为了很好的管控人口增长速度,国家便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

那时管的相当严格,农村随处可见计划生育的标语,相关干部也会随时到家里进行检查,超生还要罚款,可还是有人偷着生,抢着生。当时之所以百姓们会哪怕偷偷摸摸也要多生,一方面在于很多家庭都是想生个儿子延续香火,但无奈前面几个生出来的都是女儿,于是便一直生。

另一方面以前避孕措施也不到位,很容易怀孕,怀了以后婆婆便不让打掉,父母也没过多的考虑孩子未来的问题,觉得只要养大成人便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所以即便政府大力宣传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百姓的观念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还是会争着生孩子。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丁克家庭,国家的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严重,新生人口逐渐下降,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几十年,有几个年轻人能够承受整个社会老龄人口的责任?无奈之下又只能调整生育政策:施行二胎计划。

问题来了,二胎计划施行后大家发现顶多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些人还愿意生二胎,很多年轻夫妻依旧一胎都不愿生,这是为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先是大家观念上的改变,养儿防老不再是刚需,养老制度的完善让人们不在担心自己的老年生活;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子也能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以前那些封建糟粕思想早已被人们所摒弃,西方在生育方面的思想也对我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次是养孩子的巨大压力,现在的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都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好的生长环境,不要让自己儿时的悲哀再出现在他们身上,但自己的经济情况却不允许,每个月拿着三四千的工资,还要还车贷房贷,除去各种开支真的留下来的钱并不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现在养孩子是真的贵,奶粉钱、纸尿裤、医疗费,送孩子上学的钱、上培训班的钱,巨大的压力让很多年轻人对生孩子都产生了恐惧,即便想生也不敢生,就算生了孩子,也没人帮自己带,父母带着又不放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有身体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没时间锻炼身体、经常熬夜加班让很多年轻人的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孕不育的现象越来越大,终于忙完事业想生二胎时却发现已是高龄,高龄生产对自己和宝宝都不好,于是便放弃生二胎的想法。

最后越来越多的婚姻失败的例子也让不少人对结婚生子产生了恐惧,一个人优质生活总好过两个人互相折磨,纵使结婚各方面的压力让大家也不敢轻易要孩子,毕竟万一离个婚,孩子怎么办?并且不要孩子还能过优质的二人世界。

综上所述,所以即便国家鼓励生二胎,很多家庭依旧只打算要一个孩子,甚至一个也不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