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孩子要长高,抓住“转骨期”!这么做让孩子个头窜一窜!

有一种说法叫做“转骨趁秋天”,认为秋季是让孩子长个儿的好时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把握好秋季长高良机。

1

你的孩子处于转骨期吗?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一个是婴儿期,另一个则是青春发育期。

转骨期就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骨骼生长、身体增高的黄金时期。

转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8~9岁为准备成长期,

10~17岁为黄金成长期,

18~22岁为巩固成长期。

三个成长阶段中,黄金成长阶段——也就是10~17岁,最为重要。

如果照顾得不妥善,孩子就会发育不全,进而导致身材矮小和体弱多病。

而孩子要长高,除了靠先天因素外,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等也都非常重要。

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转骨期”,让孩子在秋季长长个!

2

转骨期怎么吃?

均衡营养

很多家长也会格外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在孩子“转骨期”时道听途说地运用一些“转骨”药方,擅自给孩子服用。

可是一些所谓的“转骨”药方可能会添加生长激素,吃久了或吃早了都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正常长高。

比起食疗,利用食物天然的均衡营养,更能促进孩子长高。

● 最滋补的食品——山药

山药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孩子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是秋季最佳的滋补食品。

尤其对转骨期的孩子,父母可以用新鲜的山药及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脚、牛蹄筋、骨头等,与山药一同煲汤,为孩子补充营养。

开脾健胃,既能打开孩子的胃口、增强食欲,还能补充营养,助孩子长高。

● 帮助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乌鸡

乌鸡含很非常多蛋白质,维生素还有硒、铁、铜、锰等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也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

另外,乌鸡还含有的DHA、EPA,经常食用可以调节孩子生理机能,提高免疫力。

● 补钙之王——虾皮

虾皮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虾皮含39.3克蛋白质,远远高于大黄鱼、黄缮、对虾、带鱼、鲳鱼等水产品及牛肉、猪肉、鸡肉等肉制品。

虾皮的矿物质营养也丰富,碘,铁、钙、磷……每100克虾皮钙和磷的含量为991毫克和582毫克。

所以,虾皮素有“钙库”之称。

● 高蛋白的食物——鱼

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因而它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孩子多吃鱼肉,还能促进肌肉的快速生长。

鱼肉脂肪含量低,供热能低,暖胃,滋肝,补气。

而且鱼肉肉质比较鲜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对于吸收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 丰富营养物质的食物——核桃

核桃的糖类为10克,还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6、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准备食材,芝麻炒熟,放搅拌机粉碎。核桃肉炒熟,切碎,再放搅拌机粉碎,把黑芝麻粉与核桃粉混合,加白糖。

3

转骨期怎么休息?

睡眠充足

睡眠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长激素有两个分泌高峰:

一是晚间10点至凌晨2点,另一个是清晨5点至7点,且都需要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所以,孩子最好在晚上9点左右入睡,经过1小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分泌更多生长激素。

比睡得早、睡得多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 习惯一:睡觉不可贪凉

虽然已经入秋,但是天气仍然比较炎热,有的孩子晚上贪凉,喜欢什么也不盖,露着肚子睡。

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体温会下降,露着肚子睡很容易着凉、生病,抵抗力下降,自然不会长个。

● 习惯二:关灯睡觉

孩子很小的时候,夜里需要经常查看孩子的情况,所以妈妈会经常开着灯。

有些妈妈成为习惯,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睡觉还整晚开着灯,这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任何人工光源都会产生光压力,会让孩子躁动不安,难以进入深度睡眠,从而阻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难长高。

● 习惯三:睡前不可吃太饱

有些妈妈生怕孩子半夜饿醒了,所以就会让孩子睡觉前吃很多东西。

但是睡前吃太饱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消化不良,损害身体健康。

而且关键是吃的太饱,胃里比较难受,孩子很难有一个好睡眠。

● 习惯四:切忌熬夜,早睡早起

因为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2点,而且必须是在深度睡眠中,所以孩子差不多9点半左右就要上床睡觉了。

如果经常熬夜,就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影响长高。

4

转骨期怎么运动?

注重拉伸

研究显示:

运动后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参加运动的孩子要高出4cm左右。

室外运动,能让孩子沐浴充足的阳光,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利于钙、磷吸收,促进骨骼生长。

所以,天气好时可别把孩子“闷”在家里,要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30分钟到2小时的室外运动,不但能让孩子长个儿快,还能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适合多做一些对增高有帮助的伸展、弹跳类运动。

● 弹跳运动:如跳绳、跑步等有助于四肢运动;

● 伸展运动:如单杠、仰卧起坐、体操等则有助于骨骼的伸展;

● 全身性运动:如篮球、排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有助于全身骨骼伸展;

● 耐力运动、纵向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脊柱有适当刺激的运动更有利于孩子长高,比如踢毽子、跳绳、跑步、球类、摸高等。

每周至少要运动4~5天,每次要30~45分钟是最佳选择。‍

摸高、跳跃、跳绳、篮球等运动可以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得到有效的拉伸,促进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的协调,有利于生长发育。

5

注意!

谨防长高3大误区

家长想孩子长高很正常,但千万别用错方法“揠苗助长”。

这些关于孩子长高的误区,家长们一定要警惕!

● 误区一:家长高,孩子一定高?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个头高,孩子肯定会长高。可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导致孩子错过长高关键期,最终变成“矮个子” 。

身高虽然有较大的遗传几率,但后天努力才是决定最终身高的重要因素。

先天不足,后天来补,即使父母个矮,及时干预,充分发挥孩子后天的成长潜能,也一样可以长成大高个儿。

● 误区二:想长高,就得多补钙?

最常见的就是牛奶当水喝,钙片当零食吃,更有甚者会听信谗言买一些保健品。

可是钙摄入量过多,易导致泌尿系结石及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不仅给孩子带来病痛,还可能导致幼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长高。

● 误区三:想长高,就要多吃饭?

有的孩子胃口比较好,饭量很大,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正在长身体,任其胡吃海喝。

其实,孩子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进食过多会给脾胃造成很大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排便困难等问题,伤了脾胃,身体其它器官的正常运转也会受到影响。

可能会出现孩子饭吃的不少,却总也长不高的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微信公众号 @鹊肤霜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