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打小抄,抓到就死定!唐宋元保持“高考”公平有秘方

我们都知道,在考试当中讲求的就是公开透明和公正,自然对那些考试的作弊行为就会非常的反抗和批判。

这在古代时期也是如此,随着唐朝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宋元时期也是有了很大的继承。特别是在唐宋元时期,对于舞弊行为是有着严厉的处置措施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他们对于考试的作弊行为是怎样的规定和怎样的处理方法。

一、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当中,针对作弊行为有着严厉的处置措施

我们先去看一看在唐朝时期对于科举考试当中的舞弊行为,他们是怎么处置的呢?

首先就是对那种考生冒籍行为,冒籍就是说他的户籍所在地和考试者之间出现了替换,有作弊的考生去冒充本处籍贯来参加应试。针对这种顶替他人考试的行为,在唐朝时期就规定考生必须在原来的户籍所在地参加科举考试。

而且在参加考试之前,户部就要进行考生的户籍信息核对,为的就是防止有考生用其他人代替的行为出现。其次就是在唐朝武宗年间兴起的保结制度。

这种制度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有着亲缘关系或者是亲族关系之间的人,如果出现了相互保结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被人揪举出来的话,三年之内都不得参与科举考,这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亲人关系的勾结,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找关系进入统治阶层,为的就是让朝廷有品学兼优的人得到进取防止,科举考试当中有用亲属关系来为自己找后门的情况。

同时从唐朝时期的通点当中了解到,对于科举考试当中还有着一项检查称之为搜检制度,这和我们今天的考试当中有很大的类似之处,在进入考场之前要对考生进行身体方面的检查,为的就是有人夹带书籍到考场当中进行作弊。

这一点我们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如果有人夹带资料进入考场,自然对考风以及对考试的公平性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上面这些就是我们讲到的唐朝时期,对于考生的相关事宜,尽一切可能在规避考试当中的舞弊行为,与此同时也要防范考官有帮助考生作弊的行为,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首先就对考试的考院,进行了锁院制度,意思就是说在科举考试期间对考试的场所进行封闭管理,为的就是让考官和外界进行一定的阻隔,这和我们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如此,那些命题的考官们他们在高考的前两个月都要进行隔离,以防止有人去贿赂考官,泄露考试题目。

到了唐朝的中期,为了更好的实行所愿制度提高他的防止作弊行为,中央还会派遣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这项任务,同时还要去监察考官和学生之间是否有违纪行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你是否了解,对于那些违纪的考官,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吗?举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贞元年间礼部侍郎吕渭知贡举,他就在考试当中有了作弊行为,结果被贬为了潭州次元和年间一位考官,太长少卿李建他也受人贿赂以此罚了他的兴奋,长庆年间一位考官,他也受了学生的贿赂,被贬为了江州刺史。

还有像吏部侍郎周静,他也是在考试过程当中有舞弊行为,这位考官他不仅罚了他的心缝,两个月被没收之外还被贬责到偏僻的地方进行一定的职位处罚。

除此之外,为了尽量的体现出公平公正考试的试卷,即使在有成绩了之后,也还有一道最后的成绩,就是进行核查,这和我们如今的各类大型考试是有很大的类似之处的,对考试试卷以及学生的答题都要进行审核和复查,为的就是防范考生和考官的作弊,这也为宋元时期的科举考试有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宋朝时期对于考试当中的作弊行为做到了严厉打击和严肃处理

到了宋朝时期,作为我国科举考试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在唐朝实行,防范和惩治作弊制度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此来实现考试的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那么宋王朝的统治阶级他们对于这些舞弊行为是怎样做的呢?

这和唐朝时期对于考生冒籍行为是有很大的继承的,为的就是让考生和原户籍地的关系进行连接,防止冒名顶替的现象发生。

但是在宋朝时期,对于这一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就导致了流动人口增长过快,要保证在户籍地进行考试也有着一定的难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此基础上,嘉佑年间就规定了,户籍有七年及其以上是有自己亲属的所在地就可以在当地解决考试问题,这也就解决了流动人口参加科举考试的问题。

同时在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当中,也对搜检和巡捕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最关键的是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有军队的人员进行考试的巡查工作,而且规定考生要按照一定的位置进行入座,不得随意更改,这是从宋太宗时期开始实行的就坐制度。

这从《礼部贡院条例》当中就可以发现当时的殿试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位置入场,而且对每位考生座位上都有一些需要考试使用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不得随意污损,也不得与邻座之间进行交谈,为的就是防范考生之间相互传义,也有利于维持考试秩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有就是宋朝时期科举考试之后也有着审核制度,为的就是防范考生有代笔之弊。其中就规定了对考生试卷的审核,一般是由御史台进行负责,同时地方上的州监、军府,也要派遣相应的官员共同参与到审核过程当中,为的就是考生能够复审成绩是否合格和是否有作弊行为。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宋代关于考生作弊行为的防范和惩治过程,都有了很大的继承和创新,特别是对于考录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创举。

因为考试即使是在密封的状态下也不能避免,有的考官可以通过辨认考生的笔记而进行徇私作弊行为,与此在宋代就创立了誊录制度,这也最开始实行于殿试的考试当中。

景德年间宋真宗就命令当时的殿试过程当中,要求去除考生的姓名和考生的笔记命令尚书,给谏这些官员进行别录,以此就排除了考官对考生笔记的辨认,以防止考生和考官之间互相私通的行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元朝政府对于科举考试当中各种形式的作弊行为,一律法律严肃处理,不能纵容作弊的任何形式存在

元朝时期较之于唐宋的科举考试来说,虽然统治阶层对于考试是有一定的疏忽,但尽管如此,对于科举当中的防范和惩治作弊行为也有了非常多的改善和发展,在非常多的实施细则当中也可以得以体现。

因为在元朝时期统治阶层实行的四等人制,其中就规定了蒙古人和色目人不必依照原户籍地进行参加考试,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参加应试,但是南人只能在江浙湖广地区进行考试。

元朝这种县级地的考试制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迹象。与此同时在元朝时期,他们对誊录制度的一个细则就是在参加省试的过程当中,举人要自己向上缴纳考试的纸张,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誊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与此同时到了元朝对搜查和巡逻,较之于唐宋时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最夸张的就是在考试期间,每位考生都有一位军人进行看守,由此可见他们已经做到了严密至极的程度。

而且元朝的考试当中还规定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都对,考生入场的时候进行全身搜查。不仅这些对搜查关他们的人员设置和搜查的时间内容都有着详细具体的规定。

我们在前面提到,每位考生都会派遣一名军人进行看守,而且这些考生他们在住宿方面也是分开的。为的就是不让考生进行过多的接触和交谈,就算在交卷的时候都有随行的军事共同进行交卷流程,以此就可以看出,不论是考生在入场当中还是交卷出场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有人员进行监督和巡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结语

我们都知道在考试当中,为了尽量的保证每个考生的权益和体现出最大的公平性,最重要的就是要防范和惩治作弊行为,这也确实在历代的科举考试当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

特别是经过隋唐时期的创制,宋朝的发展以及元代的改革,让科举考试有了很大的公平之处。这对于我们现如今的考试也是如此,每位考生都是经过艰辛努力而想要达到最好的成绩之时,官方就要尽其所能的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这不仅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对于国家建设来说,也是尽最大的可能选举到优秀的人才,让这些考试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风气得以纠正,也是为公平竞争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