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大家都知道,明星的孩子,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一旦被聚焦,就会产生一些争议,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活。
伊能静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中,就说到了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因父母的职业问题而承受的一些委屈,也正是通过她的“回应”,让我们看到了伊能静是一位好妈妈。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伊能静的育儿观。
1.只要碰我的小孩,那我就是狮子
伊能静在节目中说到,自己特别在意孩子,平时看着很温和,但如果有人触碰到自己的孩子,她就会变成一个很凶的人。她说:“只要碰我的小孩,那我就是狮子,不碰我的小孩,我就是兔子。”
她还说到,当儿子多次被媒体打扰,甚至入侵儿子的社群网站,以及曲解儿子的每一样东西时,她都会站出来保护儿子,儿子也曾打电话问到她,要不要关掉社群网络,不再发任何东西,她的回答是“你不用!你不需要承担来自于父母职业上带给你的任何东西,大不了我就不做这个行业了,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
然后她儿子和她说,“我自由了”。
她又回复儿子说,“你是自由的,在我的世界里,你可以成为你自己”。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由是非常宝贵的,而这个自由如果是父母给予自己的,那么Ta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感受到轻松自在,更重要的是,Ta也会懂得尊重他人的自由,给予他人做自己的权利,这些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在伊能静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这份爱体现在重要性—与自己受到外界影响相比,孩子的自由更重要;与自己的职业相比,孩子更重要。
孩子在父母那里得到爱的证明,就是知道自己很重要,而一个能够认识到自己很重要的人,就会是一个自信的人。
2.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伊能静在节目中还说到,“我常常觉得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他只是经由我的爱来体验这个世界的”。
她把自己看作一个载体,起到帮助孩子完成人生的作用,这个说法我很赞同。
因为很多父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零件,甚至是自己人生的延续,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甚至用自己的付出来威胁孩子,这些都是没有理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问题。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和父母之间是有界限的,而且,从终极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谁的孩子,他们只属于他们自己。
而那些一直以“你是我的孩子,你要听我的,我是为你好”为理由干涉孩子生活的父母,其实就是为了控制孩子。
就像蔡康永在一次采访中说的,所谓的“我是为你好”,是以为父母知道什么叫做“对你好”,以及“我比你更懂什么是对你好的事情,你要听我告诉那你怎么做”为出发点的,但这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父母忘记了,人是不能改别人的,更不能用自己的付出来绑架孩子。
所以,父母要明白自己如何看待孩子这件事,这是一门功课。
3.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是退出
伊能静还在节目中说到了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是退出。
她说到最近两年,儿子过生日不太需要自己了,他喜欢跟朋友一起过,因为长大了,于是她意识到自己该从他人生的那个照顾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他完全去经历他自己的生活了。
爱,就是懂得放手。
武志红老师说,爱,是为了在一起,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
就像伊能静说的,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孩子可以独立、离开你,完成自己的人生。
父母要意识到,孩子会飞走的,自己要做的就是帮Ta安好那个翅膀,以让Ta飞得更高、更远。
而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得体地退出,很困难,因为他们有分离焦虑。
说到分离焦虑,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小孩子,其实并不是这样,现在有些父母也有分离焦虑,因为他们对孩子过度付出,过度担忧,所以才觉得孩子不应该离开自己,或认为孩子离开自己无法生活。
孩子成人后,父母要从照顾者的角色转变为守望者,做那个支持孩子成长和独立的人。
写在最后: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要做好分离这件事,这需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而从另一方面,孩子也要把父母看作一个人,不要过高地要求他们,期待他们事事完美。
没有完美的父母,因为没有完美的人。
如果孩子能够意识到父母的有限性,就会接纳父母的不完美,自然能够理解父母曾经对自己的忽视,也能够体谅父母有时对自己的“不好”。
这样,那些因原生家庭带来负面影响的孩子,长大后就可以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进而与生活和解。
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能够看到彼此是一个“人”,就会放下心中的幻想,看到真实的彼此,而真实,又会让各自活出自己。
我想,这才是亲子关系的最好的状态。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