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卷:大题仅有两人得满分,老师看了也直摇头

说起高考数学,很多人可能都会默默苦笑。每一年的高考数学都是无数考生的梦魇,试题一难简直是两眼抓瞎,让人垂头丧气;试题简单了也不代表是好事,因此会有更多人能够做出,那时候1分之差可能就落后了好几万人。

为何数学被如此看重?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可以说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也是其他理工学科的基石,所以很多学生一到了高中就被家长和老师嘱咐一定要学好数学。

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的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思维推导能力的,他并不像大多数文科一样,哪怕自己不会做,蒙也能瞎蒙几句,在数学的领域,会就是不会就是不会,没有任何瞎蒙可言,最是真实不过。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你在听讲的时候聚精会神,课后完成作业的时候勤于思考,这样你的数学分数才会提上去。很多人为了让自己在高中更具有竞争力,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数学上,想要让自己在高考数学中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去一个理想的大学。

一般来说,现在的高考试卷的命题小组会充分考虑到全国考生平均的数学水平,所以即使高考数学是选拔性考试,但是依然以基础题为主,最后留一两道难题是留给那些真正具有一定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学霸型学生来做的。也就是所谓的“拔高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相信不少学生都听过数学老师说的,高考最后两题扫一眼就行,不会做直接放掉,不要在这上面纠结,因为那本来就是出给数学尖子生的题目。就算是出给尖子生的题,但这本质是为了选拔人才,因此也不会特别超出高中生的水平,但是1984年的数学高考卷子却让全国考生都濒临崩溃。

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的平均分只有26分,就连数学成绩在全国遥遥领先的安徽省的平均分也是跌至冰点。考完以后很多考生心态只能用一个“崩”字来形容,甚至有一些复读生有了轻生的想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基于这种情况,教育部专门派人研究了1984年的数学题目,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个时候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不行,而是这张卷子很多知识点都超出了高中学习的范畴,用来做专业的数学竞赛卷子都偏难了,一些普通的高中生当然无能为力。

很多资深的数学老师看了这张卷子也直摇头,声称这张卷子根本不适合高中学生做。根据数据显示,那一年大部分的高考生的得分点都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大题的得分率十分低,很多人的大题都只写了个解字,有些数学素成绩比较好的也就只写对了一两个步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让人惊讶的是,全国大题得到满分的只有两位,要知道这是全国性的试卷,几十万人报考,最后就两人写完了试卷。这两位还是专业的数学竞赛者,但是全国高中从事数学竞赛的人不在少数,只有两位得到了满分,可见这张卷子的难度之大。

高考虽然是一次选拔性考试,但是也应该力求公平,把选拔体现在某一个方面,这样高考才会有他存在的意义,不然的话高考数学就成为一些竞赛生的专利,这对一些为了考取自己理想大学的夜以继日努力的人不公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后来教育部规定,高考试卷在凸显选拔性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全国数学考生的平均水平,切忌胡乱出题。所以后面几年的数学题目回归正常难度,只是在压轴题上凸显了数学高考选拔性的要求,灵活多变。

高中数学在讲究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考验学生的记忆力。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拥有强大的思维推导能力,所以在高考试卷中,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题目还是会出现的,这就是所谓的送分题和中档题,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套路就可以做出来。

不过高中数学教条式的考核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他们认为数学就应该灵活多变,不然式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现在两种争论依然没有停止,不过随着时代和数学理论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国的高考数学制度会将一切都处理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