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考第一,就断绝父子关系” 白岩松另类教子透露的教育核心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陆北老师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在节目中、采访中和自己写的书中,经常会表达一些观点。

他的独到见解经常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一些对于教育的看法,更是让人感受到他在做父亲时的睿智。

比如在网上流传着一句家长的言论:“你要是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这句惊掉人下巴的话,就是出自白岩松之口。

其实,白岩松在教育儿子时,有非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底层逻辑。今天就来带大家看一下,白岩松的另类教育法。

1.你不必考第一,但是你得好好读书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而折射到学习上,就是孩子的成绩排名。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力拔头筹,甚至许诺,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就能实现愿望等,可以说是非常期盼孩子中状元了。

而白岩松对名次却不是很看重,他也从来没有要求儿子必须考到第几名。事实上,在白岩松得知儿子排名非常靠后时,他也是淡然一笑,从不放在心上。

这个做法让大家十分费解,很多人觉得,既然升学都是按名次录取,不追求排名是不可能上好学校的,白岩松这么做是误人子弟。

但其实,白岩松对学习另有想法。他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是端正态度。只要能好好念书,成绩和排名都是次要的。

这种说法非常值得人们深思。古语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名次只是一个结果,无法反映过程。

或许有的孩子天赋比较好,理解力强,所以考试成绩优异。但如果不能树立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意识,那么孩子难免会有颓废和耍小聪明的时候,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会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

此外,白岩松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如果满腹经纶却不能合理运用,那就是死读书。

确实,一些家长在追求名次时往往太过于注重攀比,以分数为第一要务,却忽略了孩子的实践能力。

这就让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发散性思维,最终导致高分低能,是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不要过分强调单一的考试分数,而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培养起正确的学习态度。

2.假期应该玩,但是学习有规划

在白岩松写的书里,他谈到自己经常鼓励孩子在假期好好玩耍,也经常带儿子出去旅游,因此妻子经常为这事和自己吵架,说容易让孩子不务正业。

在普通家长眼里,白岩松妻子的说法应该是正确的。毕竟现在升学竞争激烈,假期不给孩子报几个补习班,那就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反过来想想,白岩松的做法也有一定道理。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孩子喜欢玩耍的时候。强迫孩子上课无异于扭曲孩子的天性,而且学习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此外从生理角度讲,孩子也不一定能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负荷。成年人加班都要怨声载道,孩子的苦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把假期还给孩子,让他们快乐成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也能结交朋友,对未来发展以及人际关系都有好处。

当然,白岩松并非放任儿子尽情玩耍,而是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既能玩也能学。比如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娱乐多长时间,都写得十分清楚。

这样张弛有度的生活,也使孩子时刻保持好心情,在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完全没有任何负面情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点和我国教育家李大钊的说法不谋而合。他提倡玩就要痛快玩,学就要认真学。当然,一切都是建立在计划之上的,不能为了玩耍荒废学习。

实际上,一些家长太过强调大棒或糖果,这都是过犹不及的,要么会让孩子畏首畏尾,要么会让孩子骄傲自满,都是不正确的培养方式。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赏和罚都应该分明,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白岩松的做法值得广大家长效仿。

3.你做什么我都允许,但是我会给你亲身示范

据白岩松儿子回忆,他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受到父亲的任何干涉,基本上都是由他自己拿主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父亲以身作则的态度。白岩松的儿子说,父亲要么不立规矩,一立双方就都要遵守。

比如在制定学习计划时,白岩松自己也会和儿子一起准备读多少书,写多少笔记等。而且父子还互换计划,互相监督,这让他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

这种做法让很多教育专家拍案叫绝,称这正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缺失的,很多父母也都因为不会这么做,而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

不错,有些父母在抱怨孩子不听话时,往往将其归结于儿童的逆反心理,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试想,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肆无忌惮地刷网页看视频,在孩子看来,这自然是不公平的。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冲突,甚至造成一些严重后果。

所以,家长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维护个人形象。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上梁不正,孩子自然容易下梁歪。

此外,白岩松在采访中也提倡教育要春风化雨,尽量减少说教意味。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好的教育也应该在潜移默化传递知识,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

因此,广大家长在教育时,不要总是照搬以往经验或者书本上看来的方法,而是应该换位思考,想想孩子更喜欢哪种学习模式。

正如先贤提出的亦师亦友关系,尽量不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教育意图。寓教于乐,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白岩松的教育,可能在大部分父母眼中显得有些另类。但是他培养出了学霸儿子,而且还是全面发展的,说明这种方法行得通。

当然,教育不一定只有一个方法。只要掌握了底层逻辑,就能因材施教。广大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一定要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给子女正确的引导。

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儿师,大学心理教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育儿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

标签: 白岩松 陆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