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状元,却被美国11所名校拒收,回应:感谢拒绝

有位伟人曾说过:“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断的磨练,不管经历人生怎样的酸甜苦辣咸,还是经受人生的考验与挫折,只要扛得住、走下去,才能不断的成长!你若是软弱无能,那就成就不了大事业,你若不强大,不坚强,没有谁替你软弱!不抛弃,不放弃,如此才能活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人生。”

正如2010年的北京市理科状元李泰伯,虽然被国外11所名校拒之门外,但是他从不曾放弃过努力。在这10年里,他一直走在奋斗的道路上,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如今终于到了他收获战果的时候,让我们一起祝贺他,同时也希望他可以继续深造,以待将来祖国需要之时,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骄阳初升

科举制度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隋朝的科举,唐朝的科举一直到现今的高考,这些都是十分成功的考试制度,为众多才子提供了大量改变命运的机会,值得被世人赞扬。古往今来,考试的内容、方式、方法虽有变化,但是高考状元的存在是亘古不变的。

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状元最终由北京天才李泰伯摘得桂冠,荣膺第一。李泰伯的高中时代是以优异成绩进入号称“国内高中界的航母”之称的人大附中学习的,并且他在学习期间非常刻苦努力,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总能抓住学习中的关键点举一反三,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泰伯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年级最优,无人可撼动他第一的宝座。李泰伯他本人也曾说过,他或许不是做题最多的那一个,但肯定是思考的最多的学生。

除此之外,李泰伯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他在学校期间一直在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以及志愿者负责人的职务,并且和同学们相处的十分愉快。当时的校长就说过,李泰伯是一个德才貌兼备的领袖型人才,未来的前途不可估量。李泰伯在画画、钢琴、音乐以及谱曲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父亲的手机铃声就是他的杰作。

高考:浮云蔽日

在李泰伯未曾参加高考之前,就已经收到的来自北大的保送资格,但是由于他当时对自己的定位、目标以及梦想都还没有更加详细的规划,因此他委婉的拒绝了这次保送机会。

他决定在高考中磨砺自己,寻找自己想去的方向和目标。结果不出意外的是他获得了全国高考的状元,按照正常情况的发展,他将拥有一个安逸稳定的人生。

但是他仍旧想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出国深造,并且甘愿放弃国内的各种优势,而是急忙选择了国外11所名校进行选拔,并且在全球精英齐聚的选拔中报名了全额奖学金的选拔,这个举动无疑又增加了他通过选拔的难度。

正如大家所想,最终的结果极为悲惨,李泰伯被11所名校尽数拒绝,这个结果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事一出,举国哗然,无数人纷纷指责李泰伯不识好歹、心高气傲。这些人和媒体每日都在唱衰李泰伯,一方面说他崇洋媚外,给中国人丢脸,另一方面称其是高分低能、书呆子等。

更有甚者,将“应试教育”“晾”出来鞭笞,将李泰伯称为“应试教育下的失败产物”。总之,在高考完后的那年两个月里真可谓是阴云密布、浮云蔽日。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被国外名校拒绝是有一定客观原因影响的,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行。他拒绝北大的保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等到他作出选择时,给他准备的时间所剩无几,

而且他选择出国深造也是临时起意,就只在申请书上着重写了自己参加过的志愿者活动,官方的一些比赛活动并未写在申请书上,而且由于他为了争取全额奖学金,这无形中又降低了他选拔通过的概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泰伯在这次高考之后由原先的天之骄子彻底的跌落尘埃,经历了他这一生中的首次失败。即使被一些人和媒体贬低为高分低能,他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澄清,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考状元,

李泰伯不只是智商高,情商也高,他没有在低谷中沉迷,而是选择重新鼓起勇气,认清自己,沉淀自己,迎接新的人生,面对新的挑战,并为之不懈努力。

对于那些外在的评论,他宠辱不惊,淡泊名利,更是无视了那些心思不纯者的嘲讽和挑衅。继续按照自己的规划和目标行动,不为外物所累。

大学:如日中天

李泰伯被拒绝后,并没有一蹶不振。他选择进入香港大学,成为定向委培生。而香港大学对这位才子也是毫不吝啬,答应了给他四年奖学金64万港元,大概人民币57万元。并且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达成协议,委托清华大学代为培养一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一年里,李泰伯努力充电,完善自身,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委托培养。到大二时,李泰伯正式回到香港大学接受教育,在两个学校的教育熏陶之下,李泰伯变得十分出色,不仅知识渊博,为人处世能力也极强。

到大三时,他再次向麻省理工大学提出交流学习的申请,优秀如他,这次并没有让他失望,他以优异的成绩被MIT录取,李泰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双学位,本科毕业以后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并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在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后,有记者问他:“当时被美国11所大学拒绝,心里是什么感觉?”

他说:“现在想起来,只能用四个概括:‘感谢拒绝’。如果不是因为当时他们拒绝了我,可能我不会像现在这样经历这么多事情。可是,美国著名大学的拒绝让我认清了自己,使自己沉淀下去,养精蓄锐,以待爆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麻省理工学习期间,又以交换生的名义获得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机会。在这一年里他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光,这对他之后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完硕士学位后,李泰伯仔细思虑一番后,他决定"改行学医",因此他决定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去攻读医学-理学双博士学位,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一所顶级的私立大学,

在全美,霍普金斯大学连续十几年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稳居第一,从另一个方面讲,李泰伯选择来到这里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在几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医学与哲学的双博士学位,成为霍普金斯医学院双学位项目的一员。

时光飞逝,眨眼刹那,一转眼十年便过去了。在这十年里,李泰伯先后辗转5所大学,并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莎士比亚曾说过:“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但是,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这句话用在李泰伯的身上真的是再合适不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泰伯从来不曾放弃过对自己梦想的追逐,即使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坎坷和磨难,但是他依然不曾放弃过。矢志不移,努力奋斗,真乃吾辈楷模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