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不敢开口,做事唯唯诺诺,大一新生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为什么会社恐?

想克服社恐,首先先搞清楚造成社恐的原因。我总结为两点,一点是自身性格,一点是自身经历。

自身性格。有些小孩从小性格就有很外向,会主动跟陌生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有些小孩见到陌生小朋友只想躲得远远的,许多事情在基因里已经决定了。如果家长有意识地从小培养鼓励小孩接触新事物,或许性格会改变很多,然而不是所有家长都会这么有空且耐心地陪伴小孩成长。随着年龄增长,内向的性格已经成型,后天想改变的话只能靠自己。

内向、孤僻、文静、孤单、斯文、不为所动……这些词眼总会被用来形容不爱说话和交际的人,其实他们很想摆脱这些标签,这些词从小听到大也听烦了,其实他们很善良,只是被冷酷的外表掩盖住而已。

自身经历。原生家庭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父母间的文化差距、情感深浅、教育方式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婚姻幸福程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小孩童年幸福感和性格初养成。谩骂、辱骂、冷暴力、拳打脚踢等等,多少小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下,请问小孩的性格会是外向开朗的吗?

躲在衣柜里看到父亲殴打母亲的画面不敢吭声,因为成绩不好被狠狠地教训一顿,受别的小朋友欺负不敢跟老师说因为知道老师会偏袒成绩好又乖巧的小朋友,周末生日让父母陪一下过生日却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最后丢给乡下住的外婆,父母常年出差鲜少回家放学下课就是自己面对空旷屋子的小孩,生了二胎不管一胎的父母开始嫌弃一胎长得不如二胎好看……拜托父母拜托老师对小孩公平一点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不喜社交除了上下课就不会见到人的朋友,可以去采访一下TA,一定有什么是使TA选择逃避愿意自己独处的,相信我,原生家庭一定有所影响,这些经历是他们心里永远的伤,并且会伴随一生。

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在青春期开始定型的,是从童年就会定型的。小朋友虽然身高不高,样貌稚嫩,可是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他们逐渐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知道伤心知道流泪,如果没有人及时插足引导好,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给小朋友造成的印象才是最深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听过看过很多故事,他们诉说着家庭暴力、父母的冷言冷语、朋友的不理解、社会的恶意,当感到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站在自己身边支持的时候,真的好绝望,了无乐趣的世界,好像不值得留恋了。我理解他们,心疼他们,写这篇文章的我,也是这样长大的。

小朋友逐渐长大,三观也慢慢定型了,性格和经经历让他们并不想接触太多未知的新鲜的事物和人,独处永远是最安全的,所以见到生人,也会表现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你是在逞强。如果你也是这样请在评论区扣1让我知道是你。

如何改变现状?

我们是群居动物,离开别人的帮助孤军奋战其实是效率最低的进步。大学是个半开放的环境,这里追求创新、追求个性、追求理想,只要你想改变大学就是个很好的平台。少年们请抛弃满目疮痍的过往,利用大学这么美好的平台,去勇敢打造一个优秀的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读书。我师姐说过一句话,多读书的好处是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不必去跟随别人的建议,而是可以自己拿主意。我们害怕社交,那就去克服社交。我们可以借助专门的书籍,去看看成功案例,去听听他们的建议,去对比自己的情况,去努力找到原来的那个自己。我推荐《医疗受伤的自信》、《脆弱的力量》这两本书,负面的情绪困扰我们,不完美的主观意识让我们深陷疲惫。我们需要清除地认知自己,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勇敢迈出交往的第一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社团。大学的社团多到你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好。我一直认为大学的教学方式是最应该被放到小学的,大学的半开放环境为我们提供很多以前读书环境没有的机会,机会来了,我们得抓住。参与一两个爱好类或技能类的社团,去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接触新的平台,你会发现,其实你也很优秀,其实自己也不是那么的一事无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喜欢校外活动,在校外活动的时候,同部门的小伙伴是我最信任的人。我需要去开口组织活动,我需要用一种合适的语气和组员沟通,我需要和对接人沟通好开始每一次的活动……人都是一次次的实践中成长,就算有被否认被责骂的时候,可是谁都是这样过来的,跌倒不丢脸。

心理暗示法。我很笨,又想抓住机会,因为我想找回原来那个我。每每遇到新挑战的时候,我在心里默念:“我可以的,别害怕,笑一笑就好了。”然后我就一步步地把事情想办法完成,害怕的时候继续重复上面那句话。方法很笨,但很管用,希望可以帮到正在阅读的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生活好难,好在有可可爱爱的美好回忆,好在自己坚持在梦想之路上,好在靠自己努力变得更加优秀。社恐无非是我们想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对自己有自信一点,社恐也不算什么。

你害怕社交吗?通读全文对自己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喜欢的话请点赞让我知道你来过好吗~~

标签: 社交恐惧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