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6岁以内低龄儿童视力筛查方式方法

人类85%以上的信息都是视觉系统输入的。随着”小眼镜”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视力越来越担心,很多家长问,孩子多大可以筛查视力。下面介绍6岁以内低龄儿童视力筛查的时机和方法。

1.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第一次视力筛查?

出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筛查

在3、6、12月龄和2、3、4、5、6岁时进行阶段性检查。

通常3岁以上可查E字母视力表视力。

下例情况需要尽早检查:(1)早产儿;(2)有斜视、弱视、高度屈光不正等家族病史;(3)眼睛外观或视觉表现有任何异常等。

筛查一般是由儿保科的医生或眼科医生进行。

2.

怎么给低龄儿童做视力检查?

01

定性视力评估(观察/自测)

定性评估比较粗略,但方法比较简单,家长也可以自己进行筛查。

1个月内:能注视光源,瞳孔光反射检查。

1~3个月:能全神贯注注视人的脸,主动看周围的东西,能看移近的手指。

2个月左右:取红色玩具置于眼前15~20 cm, 观察其双眼追随物体的幅度和反应。

2月龄以上:对其做鬼脸等动作, 观察其是否出现应答性微笑。

2月龄以内儿童还可以做遮盖试验判断。遮盖孩子一只眼睛后孩子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抵抗,未遮盖眼不能追随物体运动,说明未遮盖眼视力比较差。如遮盖后反应不明显,且能够追随物体运动,说明未遮盖眼视力正常。

3~6个月:主动用手抓握物品,能追随眼前30~60cm远处的运动物体(小球),手指突然移近时,有眨眼动作。

6个月~2岁:抓彩球试验:把不同大小的彩球放一起,分别遮盖孩子的一侧眼睛后任其抓球,比较双眼遮盖后孩子抓出球的最小直径的差别,可借以判断双眼视力的差别。

02

定量视力评估

定量评估比较精确,但需要专业的检查工具和手段,一般在医疗机构进行。

视动性眼震(OKN)检查

1

当注视连续、重复从眼前通过的物象(如坐火车中的乘客注视窗外连续通过的树木)就可以产生一种不随意、有节律的眼球摆动,称为视动性眼震。

检查方法:在眼前转动测试鼓(图表 1),变化黑白条栅的宽度,诱发视动性眼震,估计其视力。观察婴幼儿对不同宽窄条纹的反应,记录引起眼震颤的最细的条纹,通过换算可以得出视力值。可用于测定4~6个月的婴幼儿视力。

图表 1 视动性眼震检查

优先注视法

2

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发现,与色调均匀一致的灰色视标相比,婴儿更喜欢注视有图案刺激的视标。

将两个亮度色泽和大小均一致的图案放在婴儿面前,其中一个是有一系列宽度的黑白条纹图案,另外一个是均匀灰色的图案(图2),检查者从一个窥孔观察婴儿的注视情况,测定婴儿注视方向和注视两物体的时间百分比。

图表 2 优先注视卡

图形视力表

3

使用儿童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图形(花鸟鱼虫等)来代替E字表来检查视力(图3)。按照视角的大小设计,测定方法同E视力表检查。适用于2~3岁的婴幼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表 3 图形视力表

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4

视觉诱发电位是一种电生理的方法。是用光(F-VEP)或图形(P-VEP)刺激视网膜后,通过视路传递,在枕叶视皮质诱发出电活动,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表 4 视觉诱发电位

婴幼儿视觉筛查仪

5

婴幼儿视觉筛查仪是一款手持便携式设备,可检测婴幼儿大概的屈光度(远视、散光、近视)。在婴幼儿1米的距离对两个眼睛进行屏幕扫描,检测出婴儿双眼的屈光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准对数视力表

6

3岁以后一般可以用“E”视力表检查了,检查方法与成人相同。

最常用的视力检查工具是视力表。视力表中最常用的类型是“E”字视力表,也叫做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检查的是小朋友们的视远视力。

此款视力表需要小朋友们能够辨认 “E”字母的开口,并区别 “上、下、左、右”4种方向,对小朋友们的认知能力和配合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适合于3-4岁及以上的儿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视力多少属于正常范围呢?

目前,对于年龄在3-5岁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虽然视力正常值的下限比较低,但其实很多4岁的儿童视力可以达到0.8,而5岁的儿童视力可以达到1.0。

微信公众号:视觉健康顾问:Eyehealthdoctor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