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伙立志考清北,高考666分却选择复读,最后梦想实现了吗

艺术家乔·布朗曾经说过:“一次挑战就是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你能力的一次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真正意志坚定且富有勇气的人从来都不会害怕挑战。

向前迈出一步,接受挑战的洗礼,也许会迎来风风雨雨,也许脚下的路也并不平坦,但内心却是格外笃定的。

有个大男孩,正是以毫不畏惧的态度勇敢迎接挑战的。

他曾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考出了666分,按说也是不错的成绩,还被武汉大学录取。

可他对此却并不满意,他心中的梦想是考上清华或北大,为了实现梦想,他不惜接受挑战,选择复读一年。

他的决定曾让很多人大呼不解,因为复读的苦与累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可坚定如他,却毅然地开始了复读之路。

那么,他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梦想放弃武大,选择复读

这个坚定的男孩名叫肖雨,来自湖北随州一个教师家庭。

父母给了他很好的影响,点燃了他对学习最初的兴趣。而且父母平时并没有给他施加什么压力,没有规定他必须要考多少分。

宽松的家庭氛围反而锻炼了肖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他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

在第一次高考前,他都是以北大、清华为努力方向的,但最后的成绩却让他失望了。

尽管就读武大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一向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他,却决定放弃武大,选择复读。

最初一段时间,他心中也有些失落和痛苦的滋味,特别是换了个全新的环境复读,一开始也很有些不适应,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改进学习方法,复读圆梦北大

在复读的过程中,他尝试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成绩稳步提升。

比如在时间分配上,他就总结出了一套“保强提弱”的经验,也就是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尽量给各个科目留足基本复习时间,剩下的时间用来提升弱科。

如果某天因为某个科目的任务较多,耽误了其他科目的时间,他就会把用时多少记录在小本子上,第二天再想办法弥补回来。

用这样的方法,他能够确保各科均衡发展,而不会出现弱项有了一点起色,强项又开始下滑的情况。

除了安排时间外,他在心态方面也做了很好的调整,不会因为考出高分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成绩不佳而伤心失意。

在整个复读阶段,他的情绪状态一直比较平和,能够不慌不忙地迎接第二次高考。

就这样,他将自己调整到了最佳状态,考出了700分的高分(数学、英语均为148分,语文129分,理综275分),成为湖北理科状元,最终被北大录取,圆梦成功!

数学接近满分,3点方法值得学习

肖雨各科成绩比较均衡,没有弱项,其中数学更是他的绝对强项,考到了接近满分的分数。

那么,肖雨平时是如何学习数学的呢?

1.弥补知识漏洞

肖雨将数学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知识型错误”,也就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完善、存在漏洞而引起的错误。

对于这类错误,他会采取系统总结、集中弥补的办法。

比如,每隔两周时间,他会把自己在这一阶段做过的试卷集中到一起,做一张图表,统计一下自己在哪个知识板块失分最多。

像三角函数失分较多,那么这个板块就是要重点弥补的地方。他会专门寻找相关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就能很好地弥补知识漏洞。

2.不放过低级错误

所谓“低级错误”,就是那些不应该出错,却因为粗心大意之类的原因造成的失分。

肖雨也将这种错误称为“非知识型错误”,是说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自己其实已经掌握了,但没有处理好细节问题,才会留下遗憾。

对于这类错误,一定要从内心深处加以重视,不能总是随口说句“我下次细心点”,到了下次同样的问题又会重演。

所以肖雨会适当设计一些“惩罚措施”,使自己能够意识到后果,才不会随意放过小问题、小错误。

3.让改错本发挥最大效用

肖雨非常重视改错本的作用,但他不会随意地把所有错题都往上贴,而是先把本子按照知识板块分成几部分,出现错题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剪下来贴在对应的板块上。

贴错题的时候也有讲究——只贴在一页纸的正面,背面留给自己思考总结用。要想一想这道题涉及到了哪些知识,易错点在哪里,然后写在背面。

如果有的易错点出现了不止一次,还可以用颜色笔标上符号,以引起自己的重视。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清晰明了,想要回顾错题的时候也很方便,只要按照板块去查找就可以了,找到后不用费时间重新看题,而是认真看易错点,就能找到出错原因。

从肖雨学习数学的几点方法,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孩子,而这正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好习惯。

学弟学妹们可以参考肖雨的方法,从错题中吸取经验教训;还可以动脑整理一些更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好习惯,效果会更加理想。

我是【亲子育儿堂】,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老爸,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愿与爸爸妈妈分享育儿、教育经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