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忙带娃,结果“孩子和我不亲了”,三岁前孩子要和妈一起睡

“拿起砖头不能抱你,放下砖头不能养你”这一句看似调侃的话,却是越来越多母子关系的真实写照。

如果一位妈妈在生了孩子之后还想兼顾事业,就不得不向家里老人寻求帮助,多个人帮着带娃,宝妈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

然而让其他人参与到育儿过程,分担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负担的同时,同样意味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角色将会缺席很多。

老人帮忙带娃,结果“孩子和我不亲了”

在外人看来,闺蜜晓云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四岁的宝宝聪明可爱,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所谓的幸福不过如此了吧?

可是每次谈到孩子,从她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个妈妈面对孩子时深深的无力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直帮晓云带孩子的姥姥前些天回老家办点事,正常来讲妈妈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孩子理应开心才对,可白天一起玩的时候还挺融洽,到了晚上孩子就开始作妖,没有姥姥就不睡觉。

晓云说了他几句,结果才五岁大的孩子居然敢和妈妈强硬地顶嘴:“坏妈妈,我要找姥姥去,你回你自己家去。”晓云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刺痛了。

都说童言无忌,可孩子表达的却正是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因为晓云忙于工作,姥姥自然而然接手了大部分妈妈应该承担的工作,喂饭、玩耍、陪睡,在孩子心里,姥姥的地位逐渐超越了妈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时候晓云想和儿子好好亲近亲近,却发现儿子和自己不亲了。

看着窝在姥姥怀里熟睡的小脸,在寂静的夜里一阵心酸涌上晓云的心头,当初只图一时方便,把孩子托付给最亲近的人,如今随着孩子逐渐懂事,她越来越有自己正在失去宝宝的危机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晓云不知如何弥补这日渐淡薄的亲子关系,明明当初是我求我妈帮我带孩子,如今,却有孩子被她抢走了的感觉,你说这到底怪谁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玫瑾:孩子三岁之前要和妈妈一起睡

我们常说“养恩大于生恩”,幼儿之所以会和亲人表现出亲近,是依靠紧密的抚养关系来维系亲情。谁在孩子身上给予的照料、付出的精力越多,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和谁亲。

李湘曾经自曝,自己狠心辞退了在自己家做了16年的保姆,只因为女儿王诗龄对保姆的依赖越来越强,甚至发展到如果不由保姆哄睡,闻不到保姆身上熟悉的气味就不睡觉的地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心中难免有些吃醋,一方面是担心影响女儿的成长,李湘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选择亲自照顾王诗龄,重新与孩子建立亲昵关系。

对于这一点,李玫瑾老师也曾经有过详细的论述:“当人在睡觉的时候,是身体气味散发最快的时候,孩子熟悉了你身上的味道才能和你更加亲近,所以在孩子三岁之前要和妈妈一起睡。”

对于谁陪孩子入睡的问题,许多年轻人都觉得反正宝宝小时候也没有记忆力,直接托付给老人,自己落得一身轻松自在多好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实际上,三岁之前是婴儿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阶段。如果此时与父母之间亲密关系没有建立成功,在未来也很难和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这对孩子之后性格的养成、内心安全感的建立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让亲子关系更亲密,妈妈可以这样做

幼年时期和母亲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年之后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想建立更稳固的亲子关系,妈妈要给予更多陪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 陪睡尽量亲自上阵

即使白天妈妈有其他工作或任务,晚上陪睡,这一流程尽量由自己亲自完成。睡前这段时间孩子处于精神放松,心思敏感的状态,也是进行活动最有效率的时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时间段如果始终与妈妈一起度过,可以让孩子熟悉妈妈的气味行为,固定陪睡这一习惯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部分。

2. 孩子伤心哭泣时及时安慰

孩子的世界尤其单纯,当他伤心哭泣时,很多都是因为基本诉求得不到满足。

不论是婴儿还是幼儿,在孩子陷入悲伤焦虑情绪中时,妈妈要及时给予安慰,将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的时刻,往往也是他对母亲最为依赖的时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给孩子有效陪伴

让孩子自己在一边玩耍,而父母在一边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这只能属于看护,而称不上陪伴。与孩子进行对话、游戏,肢体接触和语言可以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亲密关系更加稳固。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标签: 带娃 晓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