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对不起,你们本科生里的渣渣我不要

高考冲刺时,班主任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大概是,现在别总想着玩,等考上大学有你们玩的机会。都说大学很自由,但自由过了火、大学学分不达标的代价学生们却是无力担负。近几年,华中科技大学对于学分不达标的“学渣”做出了“本降专”(本科降级到专科)的惩罚处理,这其中已经有几人从专科毕业。

华中科技大学这一做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教育部司长对此表示赞同与首肯,但也有不少人对此种做法提出了质疑。对无视规则的“学渣”的惩罚固然合乎道义,但华中科技大学“本降专”的做法是否有歧视“专科”之嫌?难道专科天生就低本科一等吗?

大学:梦想的起点变成堕落的根源

在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社会大背景下,唯有颠扑不破的应试教育才能达到通过高考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来筛选人才的目标。经历了中国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疯狂历练,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上大学之前学得有多苦,上大学之后玩得就有多疯”。

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全凭自觉,不再有人约束和管控,不少学生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久而久之,熬夜、通宵、睡懒觉成为日常生活的死循环,沉迷于网游、逃课似乎也成为合乎逻辑的设定。

对于缺乏自我判断和自我约束里的孩子来说,大学生活还是过于“梦幻”了,还有那些所谓的“为了上大学苦一点累一点,上了大学就能轻松一点快活一点”的误导性言论,促使着刚上大学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将曾经那些不敢想的、不敢做的、家长老师不让做的事情统统尝试了一遍。

甚至有“不逃一次课妄为大学生”“一学期不学考试前熬两夜也能过”的不良言论以及某些社会名人伪造学历学术不端案例的混淆视听。

上大学离家远,孩子们报喜不报忧,大学校园里的种种畸形发展家长无从知晓也鞭长莫及,而大学校园本身也不予严格管控,中国的一流院校也是如此。

对待学生的管理长期以来都是严进宽出、蒙混过关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都能够从学校顺利毕业久而久之便给了学生以一种“只要考进学校门,不怕不发毕业证”的错觉。

于是,大学这个原本培养全能型人才的高等学府,人才没培养出几个,倒是诞生了不少爱投机倒把、走歪门邪道的学渣,混吃等死、不学无术的米虫。大学,原本是梦开始的地方,却成了不少孩子堕落的根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本降专”举措究竟是惩罚还是放水

大学学历严重注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学校园本身也不得不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于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为首实行了对于学分不达标的学渣作出本科降专科的惩罚处理。

这样的处理办法杀鸡儆猴,的确成功灭了不良风气的嚣张气焰,有人拍手称快,认为这是从根源上杜绝了学生想要走捷径的侥幸心理,也有人表示质疑,学分修不够难道不该直接没办法毕业吗,降到专科还是可以毕业,这不是放水吗?且“本降专”不就是在赤裸裸的拉踩,学渣就应该去专科暗讽专科不如本科?

我们不得不承认,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无疑是给这一类态度消极混日子混学分的学生敲响警钟以肃清校园内部的颓废风气,而“本降专”这种做法的初衷也不过是有效提高大学校园“严出”的门槛,但是仔细想来,如此简单粗暴的“本、专一刀切”的降级办法真的是在惩罚这类学渣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方面,学校行政工作是否存在庸政与懒政值得怀疑。对于学分修不够的学生,如果采取只发肄业证不发学位证或留校退学的处理,的确会增加行政部门的管理和运营的成本,但却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肃清风气规范校园秩序。

仅仅只用一个“专科毕业证”就把相关学生打发了过去,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让合规的学生寒心,更是助长大学校园内部“无论怎样,横竖都可以毕业”的不良学风。

另一方面,从本科降为专科,无异于告知世人学校专科不如本科的治学态度,也是变相的歧视与贬低专科教育。如果毕业的成绩不达标就被“流放”到专科院校,只会给人一种“专科院校专收本科不要的差生”的错误认知。

而专科与本科无论是从培养方式还是教学目的都是不同的,本就不存在相提并论的必要,如此刻意拉踩,更是挫伤了那些专科院校里文化成绩较差但却想要好好学习技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恶性循环实不可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历歧视让中国的专科教育处境尴尬

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先要找到一份各方面都让人满意的工作,学历仍旧是块敲门砖。应聘的最低学历要求是本科,这便是不少专科生走上社会后被上的“学历歧视”第一课。

其实,从性质划分来看,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两者实际上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并行的存在,这两者都涵盖在普通高等教育内,专科教育的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培训,本科教育更侧重于学术理论的研究。

但是,从社会普遍认知来看,应试教育当前,学历至上,用分数说话,高分就是优秀的表现,低分人群自然被看低,高分接受本科教育,低分只能选择专科教育,如此这般,专科教育不被重视的尴尬处境也就显而易见了。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高校的招生总人数不过60.88万,专科生就占了三分之二的比例,如今风向变了,连招生比例都发生了大反转,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招生人数突破了760万,本科招收人数也达到了410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与此同时,生源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本科学历都成了最低学历要求,重本研究生才更有市场潜力,连就业机会都难寻的专科生处境便愈发尴尬。

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根据官方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的高级技工人才缺口近千万,一面喊着不好就业的庞大专科待就业团队,一面又是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原本就不能算是个矛盾,一切皆因学历歧视而起。

因为学历歧视,多少专科生放弃了技术攻关的深造而去选择“专升本”来摆脱专科毕业这样一个在人才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实力的学历,原本就有很好的就业机会摆在眼前,却要舍近求远。

学历歧视让就业格局畸形,一面喊着缺少专技人才要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一面又鼓励广大专科生“专升本”把专科教育贬低到尘埃里,中国的专科教育处境实在是尴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专科教育的底线:本科学历“降级”与我无关

大学门槛“严出”的规范,要严把毕业生质量关。当本科毕业生的在校履历、学习成绩不足以颁发毕业证时,本科院校自身理当负起全部的责任,而不是甩锅给“学历降级”,“本降专”并不能够解决本科毕业生“烂根”的问题,且本科生本身也会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存在一定的淘汰率。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公认的毕业率最低的公立大学TOP10里,入学四年后能顺利按期毕业的学生人数不超过百分之十五,对于学习能力差又不愿意努力的学生,留级、退学的做法大有人在,却从未见过为了保留其毕业的机会而降级到社区大学念书的情况,可见得所谓的“本降专”就是个笑话一般的存在。

专科教育的振兴,在于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专科教育的地位要提高,首先要改变的是当代人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和态度。专科与本科并无高低之分,只有教育方向的不同。对于本科生学历降级的事件,专科教育需得引以为戒,杜绝此类荒唐事件的发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本科教育自己的锅自己背便好,莫须有的罪名绝对不可以平白无故按到专科教育的头上去。守好自己的学生很关键,归属感、获得感与自豪感的取得多源自于本身的认同感,专科教育需得自我尊重,才能够让别人敬你三分。

“对不起,你们本科里的渣渣我们不要!”但凡专科教育能够拥有这样坚实的底气,再辅之以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发展,实现社会学历的平等对待也是指日可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