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不及格,女童模仿家长字迹签名闹笑话,老师表示“我见多了”

文|秘籍君

你小时候冒充过家长签名吗?

该问题一出,众多网友纷纷站出来现身说法,不说考试卷子,单是平常让家长签名的课堂作业都能找出一沓。对于我们80后一代人来说,模仿家长字迹是基本技能,十个里面八个都会,只不过看使用的频率罢了。

而今天这个帖子里提到的,便是同样冒充家长签名的女童,只不过因为手段不够“成熟”,导致被老师一眼识破,闹了笑话不说,还被老师开玩笑你这样的我可见太多了。

原来,这位女童年仅9岁,很多汉字还不熟练,别说模仿父母了,连大人的名字都写不全。因为考试不及格,不想让爸妈知道,她果断用拼音代替父母的名字,看着试卷上的字母,老师哭笑不得,说现在的孩子冒充签名也越来越不走心了。

回顾童年,我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班上的孩子们大多如此,老师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如今时代进步,没想到孩子们依旧没改变,还是一样战战兢兢模仿着父母的字迹,难怪网友看了都想笑。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看待孩子冒充家长签名的行为呢?先不要发火,家长的正确应对态度很重要,一起来看下吧。

▲孩子为什么要冒充家长签名?

害怕被家长训斥

以我小时候为例,父母对成绩要求虽然不高,奈何我天生是个学渣,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没再及格过,一年中最好的成绩就是擦着60分大关低空飞过,父母也尽量鼓励为主。可一年两年都如此,父母再宽容也忍不住了,男女双打揍了我一顿。

倒霉的我,从此踏上了对考试分数心生畏惧的道路,在又一次不及格时,我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了模仿父母字迹之旅。目的很单纯,就是单纯的不想挨骂,想到父母面目狰狞的样子,我练习签名的手更快了。

后来,这一招让我避开了一学期里大大小小的测验和考试,只有期末考试才不得已带着真实分数回去,由于失败次数大幅度减少,父母倒是宽容以对。

只不过,因为这一招,我对学习更不上心了,直到老师家访,我的所作所为才被曝光,后果惨痛,父母和老师建立了一对一式联系,从此我的成绩第一个知道的人就不再是自己,而是家长,损失可谓惨重。

成绩太差,认为太没面子

不是所有家长都以成绩判断孩子的校园生活,但所有孩子确实存在隐瞒家长的状况,在这种前提下,孩子隐瞒就是为了自尊心。

家长不要小看孩子们,作为胜负心比较强烈的类型,若是邻居有同龄人,那孩子就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糟糕分数,不惜冒充家长字迹签名,也不愿在众人面前丢脸。

尤其家长是大嘴巴性格的时候,孩子们不光会隐瞒自己分数低的卷子,连高分试卷也不会轻易展现,以免家长广播的众人皆知,大家认为呢?

▲面对孩子冒充签名,家长如何应对才正确?

不要指责孩子撒谎

老师特别提醒,孩子模仿家长字迹并签名,本身这就是一种不得已,因为惧怕家长的指责所以才出此下策,所以,不需要父母反复强调这种做法不对,孩子本身是知道的。

当家长发现孩子行为的时候,只需要拉着孩子的手,表达疑惑弄清原因即可。

与老师建立一对一沟通

记得小时候,父母发现我冒充签名后,便不再通过我联系老师,选择直接留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这让我每天都心惊胆战,在学校积极表现,唯恐一不小心被老师告了状去。

时隔二十多年,我才知道父母并未私自联系过老师,故意留下电话号码也是为了给我一个教训,保持警惕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算是因祸得福。各位家长也可一试。

要求孩子改正错误,态度柔和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很多家长在与老师沟通过后,就把事情翻篇了,却忽视了孩子在这件事上的做法本质是错误的,这是欺骗行为。

因此,家长必须在事情结束后,寻找恰当的时机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告诉孩子诚实有多重要。目的是纠正所有的欺骗行为,避免少时偷针、长大偷金。

【话题讨论:你小时候冒充家长签过名吗?】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儿护理、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标签: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