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小学作业不出校门,家长们这样说……

教育部公布2021年工作40项重点任务

2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教育工作的40项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各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2020年下降0.5或1个百分点以上。

教育部要求,要加强体育美育工作,在教师队伍、条件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再改善、再提升。各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2020年下降0.5或1个百分点以上。促进学生军事训练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把体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要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学校体育教师、场地器材建设配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把体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文明城市及健康中国评价体系。

鼓励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开展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研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常态化监测机制。

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 ,2021年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在作业管理方面,对各学段作业提出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

监测考核 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

在睡眠管理方面,要把家庭和学校的边界划出来,研究学校的发力方式,提出学校怎么配合家长的具体方式。要监测考核,总的要求是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按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过程中平均睡眠时间标准来考核。

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在手机管理方面,要疏堵结合、对症下药,直面差异、分类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

把体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内容

在读物管理方面,课外读物和教辅管理要以推荐目录为主,注重内容管理和推荐方式的管理,具体用什么东西由家长去选择,教育部门主要是把好关。同时,体质管理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体育教育,要作为学校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小学作业不出校门”?

家长:我觉得没有安全感

围绕2021年工作重点,教育部提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对学校检测考核。“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日子真的能一去不复返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多名校长,他们表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并不是新的要求,之前就已经有过小学阶段“零家庭作业”等说法。学校和老师围绕一系列要求,都在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也有家长表示,“作业不出校门”,需要根据老师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搞一刀切,力求做到为学生、家长减负的同时,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质量都不打折扣。

教育部门:多次提倡“零作业”“少作业”

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追致力于为学生和家长减负。“零作业”、“少作业”屡屡被提及。早在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就提到: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提出,鼓励各地开展每周无作业日等探索。

各所学校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例如,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早在2009年就开始“无作业日”探索。从周一至周四,老师任意选择一天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

在校方看来,小学阶段的学科性不强,如果将这6年的目标全锁定在分数上,而忽略孩子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成长,就是荒废时光。“无作业日”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而是给他们一个更多元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在东风东路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分别安排上书法、舞蹈、乒乓球、武术、动漫和中国象棋等课程。

学校: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业基本不出校门在小学阶段并非不可能,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做到了。”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集团总校长刘良华告诉记者。这一要求,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评一致,要在课堂上实现,向40分钟要质量。他认为,作业不出校门,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知识反馈尽量在课堂内完成。孩子在课堂内,就能完成对新知识的复习强化,及时查缺补漏,实际上更有利于学生学得牢固扎实。

第二个方向,对于重点、难点内容,确有必要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的,老师也可以精准地布置一些作业,孩子在课后托管中完成。那么,孩子在校外就可以发展综合素质了。事实上,阅读、劳动、体育,美育,都非常重要。

另外,孩子的空余时间不被各种学科家庭作业填满,也有利于发展孩子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能力。

黄埔区新港小学校长温丽珍告诉记者,该校基本已经做到了让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学校开展了课后托管服务,一、二年级的孩子主要参加各种兴趣班,三至六年级的孩子,若有托管需求的,可以选择参加自习托管,也可以参加各类社团。约有80%的孩子选择了上自习,时间从下午四点到五点半,大部分孩子在这段时间都能完成作业。“我们的自习都是由学校老师负责管理来的,老师为此确实也付出了很多。”温丽珍说。

也有校长表示,“作业不出校门”不能一刀切,有的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那可以不布置。但有的老师确实目前能力还达不到,或者班上孩子们的整体情况需要布置作业,就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家长:孩子没作业没有安全感

“在学校做完作业再回家我们肯定欢迎,但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我们会没有安全感,担心孩子学得不扎实。”家长杨女士说。不少家长表示,如果老师不布置学科家庭作业,那他们也会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或者送去培训机构“加码”。“升学的竞争就在那儿,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别人的孩子做,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很可能落后。到最后,孩子也没减负,家长的压力反而更大了。”家长许女士说。此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开展一项调查,约4成的家长表示,如果有“无作业日”,会在那天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

对于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刘良华表示,需要加强家校沟通和互动。海珠第二实验小学每周五晚都有一个家庭教育的线上例会,通过讲座的形式,来为家长们支招如何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苏韵桦

部分来源:央视新闻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圆媛

推荐阅读

在广州这两个楼盘买房可入读“清华附中”?教育局这样说……

春节期间,入境广东人员隔离有新规定!

女大学生举报公职父亲,官方通报

“广州日报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男子独留5岁女儿在列车上

自己回候车室拿遗漏的行李

结果,没赶上高铁!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