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陷就业烦恼,教师成为选热门职业,预示未来教育走向

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再加上本来就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大学业对就业的高期望值,大学生毕业即陷入就业危机,这几乎成为必然。但我国顶级学府清北大学的毕业生也陷入就业烦恼,实在令人唏嘘感叹。

但大量的数据证明,清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并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原因在于:

一、编制内的科研岗位、公务员岗位或者进入高校任教竞争激烈,即使有国外留学经历也不容易得到合适的岗位。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或适应体制内刻板工作。

二、以前抢手的金融业,除了优质岗位日益减少外,目前薪资也并不高。

三、外企或外资企业的研发部门工作,以及近年来比较火爆的互联网行业,虽然工资高,但大都户口问题无法解决,而且有可能随时加班,工作压力大。

四、国外受疫情影响严重,出国留学或者国外就业都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清北大学毕业生,开始寻求新的就业方向,而当老师成为不错的选择,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清北有高达21%的毕业生进入一二线城市中小学以及校外辅导机构任教。

清北大学毕业生“当教师”成为首选,显然教师职业有它天然的优势:

1、清北大学生进入一二线城市当中小学教师,可以解决编制、户口,甚至住房问题。

很多一二线城市中小学为了提高本学校的知名度,在招聘优质教师时,不仅给予优越的工资待遇,而且还承诺解决编制、户口及住房问题。这让清北大学毕业生感受到了诚意,也感受到了自身学历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未来生活压力。

2、中小学教师有寒暑假,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

3、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较为单纯,省去了诸多人事交往的烦恼,而且清华大学毕业生在晋升职称方面也独占优势。

4、校外培训机构为了招揽生源,打着“教师出自清北名校”旗帜,不惜花重金聘用清北毕业生,而清北大学毕业生大多是竞赛生出身,进入培训机构从事辅导竞赛类工作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清北毕业生当教师确是不错的选择,但随着清北毕业生进入一二线中小学任教,也预示着未来教育走向有着根本的变化:

一、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必然促进教育的大发展,但同时大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教育差距也会随之加剧。

目前,像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发展较快的国际大城市,已然将人才竞争烧到了教育行业,各地开出优越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招揽人才。所谓的一流大学毕业一流人才必然流向大城市,而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一些重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会流向中小城市,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工作条件差,工资较低的乡镇中小学依然面临着“优秀人才招不来,优秀教师留不住”的尴尬境地,从而使城乡教育差距加剧。

二、要促进各地区教育平衡发展,就要促进各地区教师间工资待遇的平衡。

之所以清北大学毕业生都争着抢着当老师,原因在于高薪及优越福利待遇的吸引,比如深圳南外高级中学、广州执信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武汉华师大一附中等,除了给编制,给户口,给假期等外,工资待遇大多在28万以上。

而乡镇教师的工资待遇大多停留在4-5万,巨大的工资待遇差异,让乡镇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几乎为0,这也意味着要想促进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提高乡镇教师的工资待遇就成为必然选择。

总之,清北大学毕业生进军一二线城市中小学教育行业,对促进我国教育的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预示着我国教育的日益复兴,但与此同时,也为促进城乡教育平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只有城乡教育平衡发展,才能迎来我国教育的真正复兴,底层人民靠教育翻身的机遇才会更公平。

标签: 毕业 教育 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