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这些痛点,年轻人抢着生孩子

虽然2020年新生儿数量迟迟没有公布,但中国人口出生率再创20年来的新低将毫无悬念。朱老师大胆预测,2020年实际人口出生率预计只有10‰,这个数值同比2019年下降0.48个千分点。

新生人口的下降趋势势不可挡,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的减少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灰犀牛。解决这一牵涉国计民生的世纪难题已迫在眉睫,需要有大魄力、大勇气和大决心。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崇人丁兴旺、多子多福,那么为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几千年来的生育观念突然来个了急转弯呢?原因错综复杂,朱老师尝试着浅析一二。

一、计划生育政策没有与时俱进,错失了最起码十五年的窗口期。

如果进入到2000年以后即着手出台生育放开政策,则不但会推迟人口危机到来的时间,也会平滑出生率曲线,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从容不迫的应对和化解这一问题。

二、大学扩招和大学产业化提高了年轻人的受教育年限,但大学毕业生质量却是良莠不齐。

同时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渠道,网红、大咖、达人、主播等一夜暴富的神话颠覆了年轻人传统的价值观。这就直接造成了三个后果:一是推迟了婚育年龄;二是改变了婚育观念;三是提高了对嫁娶对象收入和财富的过高预期。

三、养育成本占据了家庭太高的支出比例,不但要花钱,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首当其冲的高房价,则成了非药物领域最具效果的避孕药。教育内卷化,除了给年轻父母带来更多的焦虑,同时也不断的拉高录取分数线,而最可悲的莫过于升学率背后的筛选本质并没有区别,只是增加了家庭和孩子本不应承担的沉重负担。

针对以上三点原因,朱老师人狠话不多,基于公心和日常思考,谨提供以下三点建议,望决策部门能够借鉴,同时也请各位朋友轻拍。

一、夫妻双方至少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生育二胎多胎的,政府分担其赡养父母的经济压力。

给予老人养老津贴,提高养老待遇,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和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减轻年轻父母经济上面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

二、对于生育二胎及以上的家庭,给予更大的税收减免力度,采购婴幼儿食品、药品及用品等予以补贴,建立健全幼儿托管机制。

同时,丰富公立学校教学制度,要求学校延长放学时间,并激励老师在课后时间开办辅导培训班,学校协助提供培训场地,提高公办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

三、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有计划的覆盖多胎年轻家庭。

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奖励“英雄母亲”,给予基本的住房保障。减轻多胎家庭买房税收成本,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比例,降低商业贷款利率。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这一学生时代印刷在学校围墙的标语深刻烙印在我的心底,而我的小学和初中母校也早已经因为学生数量的不足被裁撤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育人也有了新的含义,不仅仅只是包含以往的教育和培育,生育和养育的重要性也被提高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否则小到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国家,终将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标签: 和大 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