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诊间内“对峙”!你家的“学习困难户”也这样吗?

春节假期已经过完

熊孩子们马上就要开学了

一场场家庭大战也不断上演

家长不停逼着孩子写作业

孩子却怎么也收不回心认真学习

更有甚者,小编拜年时听到

有高中生不想读书,说要去打工

引得两父子在家大打出手

这年头,娃娃读书真就这么困难吗?

开学在即,想到娃的成绩你又头大了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专家表示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尤其是寒暑假时期

因为孩子学习困难前来咨询的家庭明显增多

10岁的大雄(化名)前不久就被爸妈

“提溜”着来到儿童青少年咨询门诊

诊室内与父母相互指责

四年级学生装病逃学?

大雄是家中独子,目前在读四年级,性格比较内向沉闷,走进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胡健波副主任心理咨询师的诊间后也基本不说话,全都是父母在一旁讲述。

原来,大雄的成绩在四年级以前都稳居班级中等水平,但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一下子落到班级下游,以前成绩还可以的数学,这次也只考了63分。尽管这一个学期从老师的反馈得知儿子日常表现不好,在家里也责骂过他好几次,但这个成绩还是让大雄父母困惑不已。

“好几个老师都说了,上课爱搞小动作,还喜欢跟别的同学说话,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大雄妈妈越说越气愤,“你调皮也就算了,老师讲课的时候你插什么嘴?心不在焉的,现在怎么会这么不听话!”

“我就是不想上学!”面对指责,大雄憋得满脸通红,“每天学校里学得就够多了,回家你们还不让我看电视,不让我玩游戏……”

“你还好意思说,你现在这样的成绩,还想着玩游戏?你哪里来的心思?”没等大雄说完,妈妈就着急反驳回去,“你说,你这次是不是装病装的?”

原来,为了提高成绩,春节小长假刚过完,家里就给大雄报了培训班,想趁着还没开学再补补课。但去了没两天,大雄就说自己头晕、肚子难受,不想去上课,尤其是早上起床后总是会捂着肚子说不舒服,但在厕所蹲半天又没有腹泻,父母就索性带他来到浙大一院就诊。

但在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就诊后,均没有发现异常,最后在医生的推荐下,父母带他来到精神卫生科儿童青少年咨询门诊,才有了前面这一幕相互指责的场景。

“多动症”背后作祟

引发学习困难连锁反应

经过进一步的沟通,大雄父母透露,孩子一年前被诊断为“多动症”,以前以为只是男孩子比较顽皮,再加上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时年纪还小,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做小动作也觉得正常,并没有特别放在放心,结果没想到过去一学期他的表现更是“变本加厉”。

看着眼前这个低头不语,手指搓着抱枕上的流苏,脚也不停晃晃悠悠的男孩,胡健波跟他来了一次一对一的“秘密”交流。大雄告诉胡健波,其实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每次课堂开始前十几分钟都能认真听讲,但之后他便忍不住抠手指、找同学说话,碰到不愿意理他的同学,就拿出画本开始自己涂鸦,常常一节课下来都只听得一知半解。

尤其是四年级以来,由于老师多次向家长反应自己的课堂表现,大雄几乎每周都会遭到父母严厉的教育,心中也暗暗对老师的“告状”感到不满。“我就是不想去学校,不想见到老师,不想看书,不想考试,我已经很努力了,他们还要说我。”大雄认为,只要自己不去学校,就不会有作业、不会有考试,老师也不会“找自己麻烦”了。

经过评估,胡健波认为大雄的症状属于学习困难,而造成他学习困难的原因是联合性的,既有自身多动症的原因,也有心理因素。

“多动症是病理性的原因,由此导致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成绩差,进而被家长责骂,导致对学习和学校产生抵触情绪。”胡健波表示,四年级以前的课业都较为基础,多动症带来的影响尚未显现,直到这次才发现对孩子学习带来的影响。

目前,大雄正在接受药物和心理的双重治疗,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多动症的症状,而通过心理治疗——改变他对自身和家庭的认知并帮助家人更好地理解孩子——可以一定程素上改善他的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越来越突出

这些共性问题不容忽视

好好学习重在做到这几点

“像大雄这样的学习困难的患者,是我们儿童青少年门诊中最常见的一类患者。”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胡少华教授表示,学习困难是一种症状结果,其原因非常复杂,有单纯精神疾病(如多动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导致的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也有因为心理因素影响导致的学习困难,而在门诊中心理因素影响更占多数。

#

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儿童精神病学领域的一类疾病,在广义上亦指学习困难,指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包括特定的阅读障碍,具体拼写障碍,特定障碍算术技能和混合障碍的学习技能。

临床上的学习困难是指对智力状况和注意力状况经过专业评估,存在记忆障碍、注意力缺陷等情况,由于器质性的病变而影响学习效率。学习障碍的青少年如果不经全面的评估和干预,往往努力过也没什么效果,主要受智力发育缺陷、多动症、自闭症等因素的影响,除了学业问题,他们一般还存在社交技能障碍的问题。

#

学习困难

大多数的学习困难患者表现为厌学,即个人主观意愿不想学习。这不是所谓“学渣”的专利,在心理咨询门诊中,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霸”也有这种现象,常常是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适应障碍或心理因素造成的,还有的也会受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比如校园暴力、家庭变故等。

近几年,学习困难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国内多地已经开始设立儿童学习困难咨询门诊,这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压力密不可分。“来自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关注,现在的儿童青少年从小就被严格要求,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会使学习动力减退。”在咨询门诊,大部分接受咨询的孩子都觉得生活、学习缺乏乐趣,每天都是一种机械性的操作,尤其是收到批评后,反抗的情绪更加激烈。

胡健波表示,学习困难的患者多存在几个共性问题。一是严格的家庭环境,家长多把学习作为极其重要的评价指标,要求孩子必须达到一定目标,现实和目标的差距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挫败感;二是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心,从小的压力教育让他们无论成绩好或者坏,都感觉自己非常普通。

对学习困难的儿童来说,首先是要明确界定其原因,如果是由于本身器质性疾病导致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如果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

01

家庭和学校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减轻环境压力。学校老师要清楚了解学生个性化特点,有些适合重压,有些则适合鼓励,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积极性。家长也要积极调整自己有时过于焦虑的心态,对待孩子多一份宽容,不过多传递负面情绪或负面评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其次要给孩子创造展现信心的机会。生活中多发觉孩子擅长的方面,多发自内心地、从一些细节方面给予认可和肯定。

03

最后是要加强平等交流,有任何意见和想法都理性地表达出来,多听少说。需知沟通是双向的过程,经常抱怨孩子“什么都不肯说”的家长也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认真倾听或者是否习惯性地过快反驳,好的交流应该真正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在之江院区开展以心理咨询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特色的临床诊疗,关注常见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厌学问题、网络成瘾等。

浙大一院专家门诊安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