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考生需了解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而2021年研究生初试的成绩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学生们也终于可以放心了。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考生们也陆续地知道了自己的初试成绩,没有出来的考生也要耐心等待,最后都会出来的,不要过于担忧和心急。

学生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备考,在查询到成绩之后的那份喜悦,或许只有参与过的考生才能够体会,而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学生也不用急着开心,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在等待着学生们去做呢,比如“联系导师”这件事情。

考生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考生需知晓

很多学生都会有这个疑问,那就是到底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而答案是肯定的,考生需要联系导师,为了之后的复试做好相关准备。

按照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来看,估计复试的时间要在4月份左右,所以学生也要做好相关准备,提前联系好导师了。

建议学生在成绩公布之后复试考试之前这个时间段内联系导师,因为过早的话,自身成绩未公布,导师不一定能够给予学生回复,过晚的话很有可能导师名额已满,没有招生名额了。

所以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学生也要规划一个明确的目标,了解导师的相关学术方向,争取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提前联系导师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第一个,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导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基本上导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德高望重的年长教授,另一种是冉冉升起的青年教授。前者在某一方面的领域有着很好的成果和科研经验,选择这类导师无疑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能够在学术道路上获得良好的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后者思想活跃,年轻而富有开拓意识,属于学术中的“新星”,选择这类导师能够紧跟学术前沿,更好的投入科研之中,很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学生提前联系导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导师的相关信息,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身的选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个,有利于导师更好的了解自己,不浪费彼此的时间

大多数的导师都希望能够遇到,个人能力出色成绩优异并且对自身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因为能够在学生身上看到当初的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提前联系导师,也是为了让导师更好的了解自己,若是感觉不合适的话,导师也会直言拒绝,学生也可以选择另外的导师,不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导师的名额都是有限的,基本上导师挑选学生都是先从联系他的学生里面进行选择,所以若是不联系导师的话,只能够等学校分配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导师是很忙的,需要忙着教学还有科研等等事情,若是学生不主动一点的话,两者之间是不会有太大交集的,所以学生也要勇于推荐自己,主动联系导师,了解导师的相关信息,不要过于被动!

联系导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注意语气和态度,以诚恳的态度面对导师

不论是发邮件还是短信等方式,学生都要注意好语气和态度,注意礼貌用意,认真对待每一次导师的回复,以一个诚恳的态度回复导师的邮件。不论是官方回答还是拒绝,学生都要注意礼貌用语,争取给导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切忌“广撒网,多捞鱼”,不要群发导师

在联系导师这件事情上,很多学生都抱着“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所以便会群发导师,将自己的信息同时发给好几位导师,而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导师之间也会有交流,而且导师的群体很小,若是被发现的话也会让导师心生反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着,3天内不回邮件考虑换导师

学生联系导师之后,基本上3天之内便会收到导师的回复,不是“欢迎报考”便是“婉言拒绝”,但若是3天后还没有得到回复的话,估计就是归到垃圾邮件,或者是对学生不满意不想回复。所以学生也不要在一棵树上面吊着了,可以考虑换一位导师进行联系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编寄语

除了联系导师之外,学生也要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复试之中了,好好复习相关知识内容,准备好复试的题目,练习好说话的语速和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初试成绩公布后也不要过于放松自己,复习好课题知识,准备好复试的要求,最后,也祝愿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面试,成功上岸!

今日话题:你觉得应不应该提前联系导师呢?

喜欢本文的宝宝们记得分享和收藏!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