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浙江一地:全面禁止!

眼下春季开学一周多,3月5日,宁波余姚市教育局率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并给家长发了一封公开信,并于2021 年春季开始全面推行。

这是继上个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后,宁波地方教育局明确的落地实施政策。

手机能不能带进学校?怎么管理?来看看通知内容和宁波其他学校的做法

余姚市教育局: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关于是否能带手机这个问题,文件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但有些特殊情况的,是这样规定的: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带和不带手机,学生、家长看法其实挺多的。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为此,余姚市教育局还有《关于手机管理致余姚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家长对学校手机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手机管理这事,有学校尝试

新学期开学后,惠贞书院学生会发出《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园的倡议书》。

里面提到:应该正确看待手机,理性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自觉加强自我约束,学会自我管理,自觉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充分利用手机提升自我而不是被手机束缚。

该校学生会发出倡议:遵守校纪校规,不携带手机进校园 ;除了手机,也不携带MP3、MP4、游戏机等娱乐设备进校园。另外,提倡同学们在家中减少手机使用。

更早些时候,我们也关注到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2019年开始做了尝试,引入“电子学生证”;象山县西周中学在2016年学校住宿生管理中探索和试行——“持证制”手机管理模式。

手机进校园,争议不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给孩子配手机主要有两个目的:为了方便联系,有什么事情可以给孩子通过电话联系上;为了及时了解学校有关通知、课后作业等。”潘火中学校长颜军岳说。

然而现实情况是,手机到了中小学生手上之后,可能就变味了。更多中小学生用手机是在空余时间娱乐,譬如打游戏、刷小视频、看小说、追剧等。最后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影响了学习,也造成了视力下降等。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当下教育的一部分。

“大禹治水,易疏不易堵。”颜军岳说,学校从本学期起在校园内设立了免费公共电话,也就是可视电话,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自主自律的绿卡学子可以佩戴电话手表,采取入校关机、离校开机、自己保管,同时学生可以在校园内教师办公室或门卫免费拨打电话。

来源:FM93交通之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