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杂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近一周,关于教育方面的提案很多,大人们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

稍稍整理了一下,来看看大家都发表了哪些高见:

1、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2、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

“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

3、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

“我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的确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的孩子我觉得不应该去学奥数。”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

4、建议提升中小学男教师比例。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男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1.25%、43.22%及46.11%,较20年前累计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汉等发达城市,男教师比例下降更多。”

5、网络游戏监管。

a、未成年人网游每30分钟刷一次脸。

b、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家”“校”“企”应协同履行监护责任。

6、建议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学校应统筹家庭作业时长。”

7、缩短教育学制:小学5年、初中 3 年、高中 2 年。

“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高中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学制缩短能有效减轻家庭负担、缓解老龄化程度、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丰富社会劳动资源等。”

8、体育成高考第四主科。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去年提案建议,在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将体育上升为“第四大主科”。今年,他将重点关注体育要不要进高考、如何进高考、进了以后怎么考的问题。”

大概齐就这么多,这些提案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热度很高。

各大公众号或赞扬、或批评,或者另辟蹊径,狠狠地蹭了一波流量,鸡娃爸为啥没写相关的内容?一个字:懒!

作为成熟的鸡娃人应该淡定,大可不必凑这热闹。

首先,提案只是一个集思广益的程序,离最终落地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更何况,一些提案提过了就会被“忘记”,因为其本身毫无现实意义。

如果你焦虑了,可以看看之前的一篇文章。

2

漫漫鸡娃路,如何才能走的坚定且高效?

各位鸡娃人,你的“鸡心”坚定吗?

原谅我又发明新词了,鸡心=鸡娃的初心。

作为一名鸡娃的爸爸,我喜欢用理性的方式来进行分析。

如果我是以“清北985”作为鸡娃的目标的话,那么就来看看清北985需要哪些条件。

各个中学的升学率都是公开的数据,鸡娃人都可以查查看。

以上中为例:本部毕业生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率99%以上,进入全国“211工程”高校90%以上,“985工程”高校80%以上。

OK,如果目标是上中,初中应该选华育,毕竟每年一半的上中生源来自华育,亲亲的亲儿子。

如果目标华育,摇号……中了怎么办,没中又怎么办。

其实,这只是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

孩子的水平要达到什么高度才能适应这样的学校?

再反推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

所以,并非是我在鼓吹焦虑,你会发现反推回来,越早行动的娃越占优。

以上只是个例子,我们的目标可以有很多,比如让娃健康快乐成长。甚至,没有目标也是一种目标,静待花开中毕竟还有个“待”字不是。

现实中,很多家长根本没有这个意识,或许大家都有跳出这个“体制”的资本吧。

当然,谁也不能保证“目标”一定会实现,“路径”一定100%正确,但起码“求上得其中,求中得其下,求下无所得”。

我们跳一跳,能够采摘到的果实才是最好的。

还有一种观点,你这样鸡娃扼杀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培养出来的都是“小镇做题家”。

我是不屑反驳这些观点的,世界并非“非黑即白”的。

黑是黑,白是白,黑不是非白,白不是非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