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智商更重要的,是闭环思维!在学习中,怎样培养孩子的闭环思维

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们的抱怨:说看到孩子的考试试卷就生气,明明前几天才做过类似的题,结果当时怎么错的,现在还是怎么错!这孩子咋就不长记性呢?

也有父母们感叹:我家孩子看着挺努力的,老师作业也都完成了。我给买的额外的工具书,他也都做了,可是成绩怎么都提不上去。是不是我家孩子太笨了,不是学习的这块料啊?

其实,父母在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孩子写过一样的题、改正错题、努力写题,并不表示,孩子通过这个错题,提升了自己对这道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也就是说,孩子在改正错题的时候,也只是在改错题,改一个数字。在努力写题的时候,也只是在做眼前的题,并没有深入思考这道题。

这就导致,孩子在学习中很容易遇到瓶颈,怎么学都学不会的瓶颈。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少闭环思维。

什么是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也就是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来的。

闭环思维的核心有四个词,也是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调整)。

闭环思维多用在公司管理各项工作,需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那一环,保证公司整体运行流畅顺利。

但这种思维模式,对孩子的学习同样适用,而且在能孩子学习的方方面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闭环思维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原本的学习或解题思路中的不足;也能让孩子在原本的基础上再次提升,突破自己的瓶颈;还能让孩子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或许这样说,你会觉得比较空洞。整体的阐述或许不能让家长们认识到闭环思维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的作用,那我们将这种思维带入到孩子平时的问题中,或许家长们会一目了然:

1、孩子在同一道题目上总错

这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家长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孩子其实需要完成一个小小的闭环:分析题目—解决题目—检查是否正确—对问题再次分析并解决。

如果是做到闭环,就需要孩子在做题之前,先看清题目,再动手做题,之后再由父母或老师检查是否正确,然后在根据父母或老师的检查结果,改正错误,并反馈错误原因。

很多努力学的孩子都会在改正错误并反馈上面粗心大意。

他们认为改正了错误,就是最后一步,并没有耐心再去对错误做出分析。这就导致了在解题中,思路不清晰、不明了,下次再遇到,还是抓瞎。

长此以往,养成不分析错误原因的习惯:一道题不做反馈,会在下一次类似的题仍旧再错,那么以后两道题、三道题、n道题都不做反馈,就导致这个错误一直在进行。

孩子会自以为自己能力不够、智商不够,其实原因都在自己身上:无法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对错误没有思考和回馈,再努力、做题,对提升自己、突破瓶颈来说,意义不大。

2、孩子学习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其实,这个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表现为:不催就不学习,不说学哪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学习上,只能“指哪儿打哪儿”。

其实在内在,这又是一个比较大的闭环:制定学习计划—执行学习计划—检查学习计划—通过检查做出改正和反馈。

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催促下进行学习,做到的只有“执行学习计划”这一环。

当时间紧张、学生有多的时候,老师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无法给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学习情况做出检查和反馈。

这时候,很多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就导致,当孩子升初中、高中、大学后,一旦老师对孩子关注度不够的时候,成绩就迅速下滑。

这个问题可能还是出在父母身上:

1、父母自身做事有始无终

很多父母自己做事有始无终,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些轻微的表现:忘东往西、东西乱扔找不到。

但是这些父母在回想自己的工作时,可能会发现,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自己闭环思维里面的某些环节没做到位,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有些时候,父母都没察觉出来,自己有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准确的让孩子学会了。

2、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正常的。

但是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成就,对孩子的各方各面大包大揽,把孩子孤立在“学习”的孤岛上。

甚至在这个“孤岛”上,父母也要教孩子这一步要怎么做,那一步要怎么走,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学习中,闭环思维只能做一环,这就导致孩子学习很机械,缺乏思考能力。

3、父母总是在着急催促孩子

好多父母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催促孩子赶紧!赶紧!赶紧!

因为父母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没办法一直陪着孩子写作业,导致孩子稍微一慢,父母就催。

这样催的后果,会导致孩子没有很多时间在大脑内形成闭环思维。

比如说,孩子在执行(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在旁边检查(指出错误),打乱孩子的闭环节奏。

还有就是,孩子一改完错题(虽然只改了个数字),父母就像解脱了一样,让孩子赶紧收拾东西睡觉。这会让孩子养成以上所说的习惯:写完作业,改完错题,就是最后一环。缺少最后的反馈和理解。

当孩子缺乏闭环思维的时候,父母该如何在孩子小的时候,及时作出调整,培养孩子的闭环思维呢?

1、父母要锻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有始有终的锻炼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有在生活中。

孩子在完过游戏、写完题目之后,一定要留给孩子思考和收拾的时间。

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孩子在以后做事的时候,就觉自觉地留出时间去思考反馈,并对之前的行为、过程做出调整和改正。

这是一个人能够不断往前走的关键。

2、父母要培养孩子自主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通常是在全家人的溺爱中长大的,这也就是说,孩子通常情况下缺乏自己完成一件事的机会。

这就导致,孩子在内心世界中,没有完成闭环的念头。因为父母自然而然会补上闭环中缺乏的那一环。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小事上锻炼孩子自主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让孩子参与到事件起始—过程—检查—反馈的全部过程,让孩子有闭环思维。

3、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在闭环思维里面,耐心和专注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向上的闭环,需要耐心和专注力的加持。

如果没有耐心和专注力,在闭环上就会形成敷衍了事的糟糕闭环,不仅对人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浪费时间,让人越做越糟糕。

培养孩子的闭环思维,不仅在学习上让孩子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家庭中,也能让孩子得到莫大的益处。

发现“在看”和“”了吗,戳我试试吧

标签: 父母 作业 错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