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一睡不醒,“填鸭式”教育的背后,是中国家长的焦虑

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孩子的教育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各种网课、一对一的辅导班都陆续出现。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比拼,从衣食住行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他人,便会一股脑的给孩子报很多课程,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条新闻,李某家有个7岁的儿子,有一天晚上写作业,写到十二点还没写完,眼睛已经困得睁不开了,但害怕妈妈看到了责怪她,于是在纸条上写了一句:“妈妈我好累,我想睡觉,让我睡一会可以吗。”

妈妈路过看着屋里的灯还亮着,进去一看,只见孩子在桌子上趴着,妈妈看到了纸条,特别心疼孩子,准备叫醒孩子,让孩子上床睡觉,可是叫了很久,孩子都不见醒,把妈妈吓坏了,连夜开车送女儿进了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孩子由于过度劳累、器官衰竭、丧失了求生欲望。就这样离开了。当父母得知孩子再也醒不过来的时候,抱头痛哭,只恨自己没有照看好孩子。

据了解,孩子才7岁,在班里的成绩属于中游,但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总是对女儿学习成绩不满意,还总拿孩子和邻居家的小孩比较:”你看看人家,学习那么好,还多才多艺,你怎么是这样的?”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两人还给孩子报了很多课程辅导班,孩子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周末也会上“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像个连轴转的陀螺一样,在她的生活里,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放松的心态,长此以往这样下去,孩子能不累吗?

这种情况就是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在中国运用相当广泛,但也无法改变。

那么填鸭式教育究竟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孩子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现在孩子生活比较安逸,家里一般也都十分宠爱,这样孩子会变得非常自我,有自己的想法,一言不合就翻脸,当面对压力奇大的“填鸭式”教育时,很多孩子都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会给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带来严重影响,容易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

2.失去创造力

孩子在这种粘贴式的教育环境下,容易失去生机,思维就像是被禁锢,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高低分成为他们的标签,变得毫无创造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导致学生严重分化

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差生享受的资源是很有限的,这样会导致差的越来越差直至最后辍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这种无法改变填鸭式教育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多关心了解孩子

除了辅导孩子完成功课以外,多了解、关心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想得到什么?在生活中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2.对孩子不要太严苛

应该多多给予鼓励,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过多的责骂,多与老师孩子沟通、找出问题帮他们解决。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要比纸上的白纸黑字重要的多。

3.不光要抓课业,还要抓素质教育

大部分教育依旧侧重在应试教育,这就要求家长们注重抓素质教育,素质高低也是一个人重要的一部分,素质教育是软实力,应试教育是硬实力,二者需要相辅相成。

4.对孩子的期望从实际出发

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给孩子的要求,应该既不是不可及的,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

目标太高,孩子无法达到,将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目标太低,孩子从中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与自身的价值。

因此,只有那些中等难度的目标才是最好的目标,孩子能在取得成功时体会到成就感,也能在失败时不气馁,调整好状态,继续努力前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既然我们都生活在填鸭式教育这个大环境下,与其想着改变他不如改变自己,做父母们就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让孩子不做分数的奴隶,学习对自身有益的知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