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教育惩戒:手中有戒尺,心中有温度!

教育惩戒权归还老师,教师左右为难

“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并不是他们真的要下手打骂学生,而是对自己无法行使本该属于教师的惩戒权而感到无奈。

在以往,其实被老师打一顿真的就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当年笔者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总会有几个“小混混”存在,学校教导主任经常会对这些惹祸的学生进行惩戒教育,经常是对学生踢几脚,而学生也毫无怨言——毕竟自己是真的做错了事,而且有时候很过分!即便如此,第二天上学同样得像往常一样对教导主任打招呼。

这几年呢?大家普遍能看到的是,学校的老师脾气普遍都好了,特别是男老师——很少见到男老师因为教育学生而暴躁起来。为啥呢?老师们心里也没有底气行使自己的惩戒权,即便是正常的惩戒也要慎之又慎。

对于班级里出现问题的学生,一般任课老师是不敢管理的,而都是由班主任出面——大多只是谈话,而且经常也不敢保证话说得太重,生怕学生误解而产生心理阴影。

即便以往的惩戒方式有些不得当,但大家都能普遍接受;而当下的惩戒方式更加照顾学生,老师们却很忌惮。所以说,即便教育部已经通知把教育惩戒权归还给教师,但是他们仍然是左右为难。

别样的惩戒模式:手中有戒尺,心中有温度

犯错被打手心的惩戒方式早已经成为过去式,而且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暴力的、有损学生自尊的惩罚方式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但即便如此,当下仍然有老师在用戒尺惩罚学生,而他的做法却让人无可挑剔、无话可说。

在安徽某小学,存在一位“奇怪”的李老师,他带的班级总是别具一格,比如上课之前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打招呼,比如用戒尺打手心,但是打的却是自己的手心!

当对班级里那两个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惩罚时,李老师让两个学生伸出手,并且自己拿着戒尺。大家都会以为他要把戒尺打向学生的手心。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却打向自己的手心。

他的这种“代人受过”的教育惩戒方式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可,因为这既没有对学生造成伤害,也达到了教育他们的目的,而且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正如李老师所说:“过分依赖棍棒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让他们在心里有触动,能认识和反思自己的错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种惩戒方式,但是能够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就是一位好老师!这或许也为众多为了惩戒权而左右为难的老师提供了一种思路——惩戒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好。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有些“担忧”这样的老师,如果遇到顽劣的学生不好教育,那么老师打自己多少下,或许他们都没有触动。那样的“代人受过”有何意义?

最后,不管怎么说,提及惩戒,并不只有打骂学生,这是野蛮粗鲁的行为,也是被禁止的方式。正如教育部在通知所表述的一样,要分情况对学生加以合适的惩戒。其实意思仍然是——惩戒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这对于一线老师来说,也是一道“难题”——很难拿捏分寸!但是李老师的惩戒方式也的确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话说回来,解决问题重在沟通,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惩戒,都要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感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