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0岁成清华最年轻女博导,破解50年难题,去美国引来骂声

央视有一套教育节目《开讲啦》获得了很多青年学生的喜爱,这个节目邀请了很多成功的人士来讲述他们的经历和人生的经验,所以一度成为很多学生的写作素材。我相信至今应该还有很多人记得清华那个最年轻的博导——颜宁,她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对科学家和博士生导师的一贯印象。然而几年以后她却远赴美国成为了美国科学研究院的院士,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做出如此的选择呢?

1977年,颜宁在山东的一个小城里出生,六岁的时候跟着父母一起移居到北京,她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研究东西的孩子,兴趣也比较广泛,对于小说诗词都有涉及。高中时本来想读文科的她迫于父母和学校的压力选择了理科,毕竟所有人都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然也是因为她学习太好一直占据年级第一所以班主任才让她选择了理科,不然国家就少了一位科学家多了一位优秀作家。

高考时的成绩足以让她选择国内的任何一个高校的任何一个专业,但是因为她怕解剖小动物就选择了生物科学。每一次岔道口的选择就富有戏剧性,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光明的前途。大三时第一次做实验就爱上了这种感觉,像是找到了知音,整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大四时给施一公导师写了一封自荐信,内容非常的狂妄,获得了导师的亲自面试并获得了普林斯顿的录取通知,成为中国首批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习期间她获得了很多的成就,顺利通过博士答辩,还获得了北美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奖”,在这浓厚的科研氛围中她选择了在这个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如此年轻有为的她获得了很多国家和学校的邀请,但是强烈的爱国情感让她毅然决然的选择报效祖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到清华大学之后她被评为医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她的实验室也没有辜负国家和学校给她的资源,先后发表了59篇学术论文,2009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进展重点引用,两年后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她带领着年轻的研究团队攻克了五十年不解的科学难题。2017年获得影响世界的华人大奖。她的成功已经从国内传到了世界,三十多岁的她可谓荣誉加身,让人望其项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的人生岔路也就是在2017年发生了改变,她从2015年就被提名为中科院院士,但是三次提名三次落选,曾经成为最年轻博导的她没能获得最年轻科学院院士。时年,她接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获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之后还被评为科学院院士。颜宁的出走引来了很多的骂声,但是她在清华的这十年成就巨大,只是想给自己一些压力获得更大的突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国籍,换了一个地方,她依然在学术上一路开挂,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