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这些人没脖子”,3岁孩子的问题,让乘客感到诧异

都说童言无忌,小孩子们说的话总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很多时候还有些“惊悚”。

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有来源的,家长要懂得分辨。

“妈妈,为什么这些人没脖子?”

前阵子王女士带着3岁的女儿去给亲戚送站,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妈妈带着女儿乘坐公交车返回。

女儿很少在这么晚的时间出门,感到很新鲜。上车之后她左右观望,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让乘客面如土色,感到很诧异。

女儿问:“妈妈,为什么这些人没脖子?”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为末班车,车内灯光昏暗,一些乘客窃窃私语,“是不是孩子看到了什么脏东西?都说孩子眼睛最净……”

妈妈也感到有些非同寻常,于是进一步询问女儿,“这些人在哪里呢?”女儿小手一指,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说的是爱心专座上的提示语。

上面写着“老弱病残孕优先”,这些都是卡通形象,所以并没有画脖子,小孩子比较较真,发现了这个“漏洞”,这下全车人都跟着松了一口气,小朋友还真是语出惊人啊!

为什么小孩总说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一些迷信的说法里,小孩子“天眼未闭”,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晚上最好不要出门。

事实上,的确有小朋友会对着空气有说有笑,或者谈论大人根本看不到的“小伙伴”,但这些都是另有原因,大家不要迷信。

和小朋友脑神经发育有关

小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的神经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刺激而产生惊吓。

比如突然出现的陌生人,过于庞大的事物,以及黑夜等,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失调。

从而出现胡言乱语、哭闹不止的情况,大人往往觉得莫名其妙。

受“泛灵心理”影响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幼儿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泛灵心理,会将所有事物都视为有生命的、有意志的存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于常识的匮乏,加上孩子不受约束的想象力,他们常常会将虚幻当成现实,做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奇奇怪怪的举动和言行,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不必感到大惊小怪。

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水平还十分有限,词汇量积累水平不足,对于词语的表达也不够精准,往往会让人误会,家长不要添油加醋,也不必大声呵斥,而是帮助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面对孩子“古怪”的言论,父母该如何应对?

首先,父母要认清孩子该阶段的成长特点,给予充分的保护。

晚上不要带着孩子出门,昏暗的光线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不要让孩子处于压抑的环境中,更不能吓唬孩子,这会有损他幼小的心灵。像是墓地、夜晚的街头等,尽量不要让小宝宝接触,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要加强和孩子的互动,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2018年,杭州一位小学校长提出,入学前每个孩子的识字量应该在700~800之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关于这个标准,大部分人是不认同的,认为有超前教育之嫌。但在平时父母要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多读绘本,朗诵阅读名篇是有必要的,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让孩子多多表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如果孩子一直吵着有“看不见的朋友”,家长要反思一下,是否这段时间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导致孩子丧失安全感,需要借助“外力”去抒发情绪。

大数据显示,超过55%的家庭,妈妈是陪娃的主力,爸爸“主陪”孩子的家庭,占比12.6%,尚且没有爷爷奶奶陪伴的时间长。

工作再忙,父母也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陪孩子,给予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从小到大有哪些“惊悚”的言论呢?真相如何?欢迎分享!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