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同:走进孤独症的世界(增订版)
【编辑推荐】
1. 本书作者坦普尔·葛兰汀是一名传奇孤独症患者,《时代周刊》2010年100位“全球*影响力人物”评选获英雄榜第5位,荣获美国电视艾美奖电影《自闭历程》主角原型。
2. 本书以孤独症患者的视角,揭示孤独症人士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异于常人的天赋与思维方式。
【 内容简介 】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指有社会交往及语言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性、重复性行为等症状。据*统计,我国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达1%左右,目前已约有超1000万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天生不同:走进孤独症的世界(增订版)》的出版对患有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来说极具借鉴作用。
本书作者坦普尔·葛兰汀既是动物行为学教授又是世界知名孤独症人士,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科学性笔触,分别从孤独症的起因、诊断标准、早期干预、治疗方法、以及孤独症患者的思维模式、感官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我们开启了孤独症主观体验的一扇窗户,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孤独症患者的世界。
【 作者简介 】
坦普尔·葛兰汀博士
伊利诺伊大学动物学博士,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动物福利事业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1947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两岁时被诊断患有孤独症,直到四岁才开始说话。以其人生故事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荣获美国电视艾美奖、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以及美国演员工会奖等多项大奖。
目 录
第 1 章?用图片思考:孤独症与视觉思维
不同的思维方式008
处理非可视信息011
抽象思维014
视觉思维和心理意象020
更新:脑科学的新研究和不同的思维方式023
培养有特殊大脑的人才025
概念的形成026
变得越来越正常028
第 2 章?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孤独症
孤独症的连续体039
孤独症谱系045
更新:诊断和教育047
大脑研究和早期诊断049
···········
【 抢先阅读 】
推荐序
奥立弗?萨克斯
1986 年,一本非同寻常的、史无前例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不可思议的书出版了,这就是坦普尔?葛兰汀所著的《浮出水面:贴上孤独症标签》(Emergence: Labeled Autistic)。说它史无前例,因为此前从未有过关于孤独症的“内部叙述”;说它不可思议,因为40年或更久以来,医学界的信条一直认为孤独症患者没有“内心世界”,没有内在生活,如果有的话,他们将永远被剥夺接触和表达的权利。坦普尔?葛兰汀的声音异乎寻常,因为它极其直接而清晰,来自一个以前从未有过声音、从未被赋予真实存在的地方?D?D她不仅为自己发声,而且为我们中间成千上万的其他通常极具天赋的孤独症成年人发声。她让我们有一种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启示,也许有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人类,以几乎无法想象的不同方式构建他们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
对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症”这个词仍然传达着一种固定而可怕的含义?D?D他们想象一个缄默的孩子、摇摆着、尖叫着、难以接近,与人隔绝。我们几乎总是谈论孤独症儿童,从不谈论成年孤独症患者,就好像这些孩子从未长大,或不知何故神秘地从地球上消失,离开了社会。或者我们会想到一个自闭的“学者”,一个有着奇怪的行为举止和刻板印象的怪人,尽管与正常生活隔绝,但有着不可思议的计算能力、记忆力、绘画能力?D?D就像电影《雨人》(Rain Man)中描绘的“学者”一样。这些画面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它们没有表明孤独症的各种形式(尽管他们的思考和感知方式完全不同于“正常”)。尽管他们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也可能拥有充满阅历、成就感、特别的洞察力和勇气的生活。
汉斯?阿斯佩格(Hans Asperger)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1944 年描述了这些高功能孤独症,只不过阿斯佩格在德国发表的论文实际上被忽略了40年。然后,在1986年,坦普尔出版了令人吃惊的《浮出水面:贴上孤独症标签》一书。如果她的书能够作为一个案例,对医学和科学界产生尖锐而有益的影响,让人们能更加深入和广泛地了解什么是孤独症,那么作为一份人类发展史上的文档,该书也极具吸引力。从坦普尔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10年间,她追求一种奇怪、孤独、固执和专注的生活。她身兼二职,既是动物行为学教授,又是畜牧业设备设计师。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孤独症。她还借助图片和文字的力量,努力理解或至少明白这个奇怪的物种?D?D作为常人的我们,以及定义她在这样一个没有孤独症的世界里的自我价值和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