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病史及症状
②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严重病人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
标签: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
标签: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有:①原发病的临床表现。②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③由于含铁酶活力降低致使组织与器官内呼吸障碍而引起的症状。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标签: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⑧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
标签: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指当体内贮存的铁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致的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尤其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贫血的症状,缺铁的症状及造成缺铁的基础疾病的症状。我们都知道铁汁能补血。其缘由因为人血中有铁锈 ,铁汁入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以血红蛋白量减低为主。贫血早期红细胞数不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红细胞数也减少。红细胞平均容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减低。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和异形,胞径以小者为多,中央浅染区增大。红细胞脆性降低。白细胞总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日期,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患有本病。由于上皮损害可出现反甲,口腔粘膜及肛门发炎,舌乳头萎缩等。消化系统症状常有食欲低下,异食癖,时有呕吐或腹泻。贫血严重者可有心脏扩
标签:
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盐中加铁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现有缺铁性贫血患者达2亿人,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和儿童,还有近10亿人患有轻度铁缺乏症。近年来,不少年轻女性为单纯追求减肥瘦身而不正确地减食节食,也是缺铁性贫血增多的直接原因。这样做的结果是,全民的铁缺乏症大大
标签: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防与治
及时给出生3~5个月的婴儿添加辅食,多食富含铁又易吸收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动物血、大豆、黑木耳、香菇、紫菜、菠菜等。教育小儿养成爱吃新鲜蔬菜的习惯。对早产儿、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元素铁0。积极治疗母体疾患,治疗母患缺铁性贫血,加强孕期营
标签:
女性月经多须防缺铁性贫血
在血液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以缺铁性贫血的女性患者居多。据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方明副主任医师介绍,女性如果平时常有头昏、乏力、眼花、耳鸣、活动心悸、气促的表现,再结合血常规检查,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0 g/L就可诊断为贫血了。缺铁性贫血患者
标签:
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提倡使用铁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
标签:
缺铁性贫血需警惕:长期缺铁可能诱发胃癌
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别以为只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乏力、皮肤干燥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体内铁元素继续丢失的话很可能导致胃癌发生。患者免疫力一旦下降,很可能诱发胃癌。另外,胃癌患者80%都曾患有萎缩性胃炎。因此,正确补充和吸收铁元素,
标签: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食疗
贫血有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几种类型。但大多数患者属于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从目前我国儿童健康普查情况来看,缺铁性贫血的现象相当普
标签:
远离缺铁性贫血的妙方
缺铁性贫血多表现有倦怠乏力,头晕耳鸣,动则眼花气短心悸,食欲不振,恶心呕逆,腹胀便溏,女子月经不调。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心慌心跳,甚至胸痛、水肿及昏厥等。对胃酸缺乏者,为促进铁的吸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
标签: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患者体内缺少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贫血。补充铁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除了使用铁剂外,通过饮食来补充人体的铁量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缺铁性贫血患者要避免使用干扰降低吸收率的含草酸、植酸、鞣酸
标签:
如何判断宝宝患缺铁性贫血
儿童缺铁性贫血就已经成为除肥胖、高血压之外的又一新儿童富贵病。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也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缺铁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宝宝,而断奶期喂养不当,未及时补充铁质是其中一大重要原因。
标签:
尽早防治缺铁性贫血
出生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贫血症的发病率较高。贫血的孩子常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较差,全身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早产儿和双胎儿2个月时就应增加少量铁剂。中、重度贫血的儿童除了增加辅食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和维生素C,这样
标签:
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
②大补阴丸,口服,水丸1次6g,1日2次。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15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枸杞子10g,炙甘草6g。
标签:
脾胃虚弱型缺铁性贫血
中成药:①四君子颗粒,冲服,1次15g,1日3次;②人参健脾丸,口服,水蜜丸1次2丸,1日2次;③启脾丸,口服,1次1丸,1日2~3次。
标签:
脾肾阳虚型缺铁性贫血
②右归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水丸1次15g,1日2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