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半脱位-运动系统疾病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

什么是桡骨小头半脱位?
1671年由Fournier首先描述。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发病年龄1-4岁,其中2-3岁发病率最高,占62.5%男孩比女孩多,左侧比右侧多。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的是大人领患儿上台阶时
标签: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治疗措施
复位时不用麻醉,先将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牵引,拇指压肘前桡骨小头处,屈曲肘关节,必要时前后旋转前臂,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一周。如活动时疼痛或复发,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2周,应注意勿提拉小儿手臂,
标签:
桡骨小头脱位的临床表现
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标签:
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又名牵拉肘,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解剖学的研究证明,,不同年龄小儿桡骨小头的直径均大于桡骨颈的30%~60%。当大人握住幼儿手于前臂旋前位用力向上牵拉时,环状韧带容易向桡骨小头前外侧的近端滑移,其薄弱附着点易被横行撕裂,桡骨头
标签:
如何防治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常由于儿童被家长牵手时牵拉过猛,加之儿童体重的反牵引力,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故也称之为牵拉肘。桡骨小头半脱位可手法复位,其方法简便易学。如果多次发生脱位,则在复位后石膏固定3周,避免成为习惯性桡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