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徵-常见皮肤病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徵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婴幼儿多见。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概述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1.丙种球蛋白 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对遗留冠状动脉慢性期病人,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密切随访。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内科治疗无效,可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发生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学
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病机理
近年研究表明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加。CIC在本病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本病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C3不下降反而升高,不符合一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
由于心血管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致死亡的并发症,在此节中将详述其经过情况,以期早期发现,及时适当治疗。发生率约为5%,预后不良。故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有症状的病人及冠状动脉严重受累者应作冠状动脉造影检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病因不清,可能与感染。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病程多为6~8周,有心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特点是起病初即表现为发热,而且多为高热,体温常常达39℃以上,而且持续高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标签: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通常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会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满足以下六项中之五项者即可考虑诊断本病。但主要症状有4项,且在病程中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明有冠状动脉瘤亦可诊断。尚需除外其他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与川崎病有
标签:
气营两燔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成人剂量:肌肉注射,每日2~4ml;静脉滴注,每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水牛角、牡丹皮、赤芍、石膏、知母、黄芩、栀子、玄参、地黄。
标签:
气阴两伤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成人剂量:每服10ml,每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每服剂量:6岁10ml,每日2~3次。成人剂量: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
标签:
邪在卫气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成人剂量:每服20ml,每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每服剂量:6岁20ml,每日2~3次。金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牛蒡子、玄参、鲜芦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