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小龙虾养殖要保持合理的投放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放养密度的话,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

小龙虾养殖要保持合理的投放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放养密度的话,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

 


 

据了解,龙虾的放养密度不能过大,池塘单养小龙虾养殖的合理密度是:春季(2—3月份)每亩水面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3—4万尾;夏季(7—8月份)一般不投放幼虾,秋季(9—10月份)每亩水面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10—12毫米)3—5万尾。

 

小龙虾的几种养殖模式?

 

1、虾池精细养殖

 

这是最科学化的一种养殖,养殖有专门的水池,无论饲养繁殖还是销售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主要是围绕自己搭建的池塘进行精细化管理,从科学的角度来提高产量。属于我国目前大规模养殖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经济收益高、产量稳定,销售渠道也极其稳定;但是日常管理耗时,对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投资成本高。

 

2、水田开放式养殖

 

这是一种混合养殖模式,在水田丰富的地区比较适用。优点在于双份收益,两者还可以进行互补,彼此互相提供养分。一般都是大规模的水田连在一起的产量比较好,在种植水稻之类的作物后者在放养小龙虾,依靠自然的环境配合人工饲养达到育肥的效果,龙虾健康活力,肉质鲜美。管理时间较少,饲料需求少。但是常量不会很高,一般是质量占据市场优势。投资成本小,适合多水域地区的朋友。

 

3、鱼虾混合养殖

 

混养中收益较高的一种,类似于虾池精细养殖。但是小龙虾的养殖密度要小,中间可以混养一些温顺点的鱼种,如罗非鱼等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有点在于两者能互相刺激,保证小龙虾的活力,去掉一些劣质种苗,减少病害的威胁。投资成本偏高,管理时间中等。可以按市场的需求上市,不用过于担心虾的存活率。

 

4、坑塘放养

 

这是一种天生天养的模式,在很多乡村地区都适用,只要附近有池塘就好。一般就是自己购买一定量的虾苗投放进池塘,然后无需再进行管理,等待收获的时候去就好了。无需管理时间和饲养成本,仅仅自己投放虾苗即可。由于小龙虾的生命力比较顽强,所以收获也会不错。如果大家附近空塘多,大家又不想花时间管理,这个就是十分合适的一个选择。

 

小龙虾养殖技术有哪些?

 

1、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水域选在通风透气的地方,一年四季有风吹动,上下游水质要好,活水养殖是比较理想的。

 

2、场地消毒和防护。场地挖好之后,水管的预埋必须要合理,同时要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除掉小龙虾的天敌,之后再在周围建立防护栏,防止小龙虾逃跑。

 

3、虾苗的选择与投放。挑选虾苗的时间一般在前一年的9—10月份或当年的3—4月份,直接从当地的养殖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虾苗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选择标准是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且个体大,公母比例大概是1:3。

 

4、水草的种植。一些水草较少的塘口,4月中下旬可以在池中移植苦草、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分池边、浅水区和深水区不同区域移放。同一池塘中要移栽多个不同种类的水草,水草掩盖面积占池塘的1/3左右,以保证在整个养殖期间不脱草。

 

5、饲料的投放。可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麦子、麸皮、玉米等。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小小龙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成虾按体重的5%—10%投喂,具体可根据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每天早晚各喂一次。

 

6、水质的调节。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早春气温较低时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60厘米,以使水温较快回升。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水深在1.5—2米。有条件的地方,要安装增氧机,以便在夏季高温期、阴雨天和天气突变时,能及时补充水中过低的溶解氧量。

 

7、日常的管理。每天至少巡田检查一次,查看池塘是否有渗漏或有破洞逃虾的现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

 

8、成虾的捕捞。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即可捕捞,体重要达50克以上,捕捞小龙虾采用虾笼、地笼、围网等方法,捕大留小。

 

小龙虾养殖的四大注意事项

 

一、调水解毒

 

稻秆腐烂、清塘、杀青苔、杀虫、底泥释放等带来的毒素以及含有毒素的外源水,直接影响小龙虾苗种的成活率、蜕壳及生长。严重时会引起小龙虾打洞、上草、爬边,甚至死亡。

 

二、定期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1)稳定水质,为小龙虾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2)肥水溶氧丰富,稳定积温,利于小龙虾吃料。

 

(3)肥水长草,养殖前期正值水草生根发芽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较大,需要定期持续施肥。

 

(4)肥水能够有效抑制青苔,还能避免水清水瘦对小龙虾苗带来的光照刺激。

 

三、控制密度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合理密度,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养殖无益。一定的池塘条件,对生物的承载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池塘承载的生物对水质的污染超过池塘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养殖问题。

 

小龙虾密度过高时,易出现底质水质恶化、缺氧上草死亡及水草大量被夹断等情况。在每年5月份小龙虾发病阶段,密度过高会加剧小龙虾的交叉感染,加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密度高的池塘,要加大增氧力度,及时起捕一部分小龙虾,减少密度过高对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早投喂

 

小龙虾苗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跟前期的营养积累有关,适量的投喂能增强小龙虾苗体质,提高小龙虾苗种抗应激能力。当水温比较低的时候,虾苗虽然很少摄食,但是不代表不摄食。

 

尤其当气温回升后,小龙虾食量逐渐增加,开春要注意及时调整投喂量。早投喂能提前“早虾”的上市时间,稳定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