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昌礼

姚昌礼,男,1938年10月2日生,回族,河南省宁陵县人,现住宁陵县中医院家属院29号,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兼任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副教授,社会兼职县政协常委,现任宁陵县中医院院长职务。鉴于上述情况,肝阴虚多为肝病的最后转归,也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所以益护肝阴的治学主张在各种证型的论治中均有其重要的意义。

姚昌礼,男,1938年10月2日生,回族,河南省宁陵县人,现住宁陵县中医院家属院29号,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兼任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副教授,社会兼职县政协常委,现任宁陵县中医院院长职务。1956年被录取为河南省宁陵县第一届中医学徒,1961年毕业(大专)。先后任宁陵县城关镇医院中医师,县中医院内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69年和1979年从师于北京中医学院董建华教授临床学习共二年余。

从事内科30年,擅长肝病、脾胃病和疑难杂症的辨证论治,日门诊平均近百人次,影响面波及豫、鲁、苏、皖等地。其医德医风多次受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河南广播电台和商邱电视台等表彰报道。1986年被地区群众投票评选为“人民信得过的医生”,同年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获“河南省劳动模范”。

于60年代即致力于肝病研究,故以诊治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为专长,认为在各个证型的辨证施治中,能否注意益护肝阴是成败之关键。鉴于上述情况,肝阴虚多为肝病的最后转归,也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所以益护肝阴的治学主张在各种证型的论治中均有其重要的意义。所谓护肝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治疗中尽量避免损伤肝阴。二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直接滋养肝阴。自1983~1985年对肝硬化腹水163例作了小结,总有效率为79.1%。

撰写论文有:“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163例”《河南中医杂志》1988;(1):29;乙肝可复丸治疗乙肝55例观察”《中原医刊》杂志1989;(4):35;“治泄四法”《中医研究生》杂志1988;(1):12;“二陈汤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原医刊》1990;(1):18。

上一篇:姚孝元
下一篇:姚承济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