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作

隋文作,男,汉族,1933年10月11日生于山东黄县隋家庄。主张高等学校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科研论文有要的有“腺病毒对咽峡炎致病作用的分析”。

隋文作,男,汉族,1933年10月11日生于山东黄县隋家庄。现住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淮河街三段二里12号。辽宁中医学院教授,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零五医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辽宁省微生物学会理事,辽宁省病毒学会理事,辽宁省免疫学会理事,辽宁省肿瘤学会委员,辽宁省生物物理学会副主任。

1960年同济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60~1972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72~1990年在辽宁中医学院任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的肿瘤学与病毒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张高等学校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断的学习国内外最新的科学知识,不断的学习中医与西医优秀的与先进的科学成果,以提高业务能力与知识水平。并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并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在医疗方面要采用中医与西医的优点,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高尚品质勤勤恳恳为患者服务。

从1990年以来发表的著作与译著3本,发表的论文60余篇:主要的有《癌的分子生物学》(合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出版)。《病原生物学》(主编,辽宁中医学院1983年版)。《医用微生物学讲义》(合译,同济医科大学,1959年版)。科研论文有要的有“腺病毒对咽峡炎致病作用的分析”(《中华医学杂志》1965年12期)。“小儿肺炎与腺病毒关系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75年2期)。“小儿肺炎病毒病原学的研究(《微生物学报》1975年4期)。“温莪术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新医药学杂志》1975年12期,此项科研1977~1978年曾获卫生部,辽宁省及沈阳市科学大会的重大科技成果奖)。“核磁共振对乳腺癌诊断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84年6期)。“关于肿瘤免疫问题的综合分析”(《辽宁中医杂志》1975年1期)。“流行性出血病原学的研究”(《病毒学杂志》1987年4期)。“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病理三者对乳腺癌诊断的研究”(《电子显微学报》1985年2期)。“萎缩性胃炎的病理与超微结构的研究”(《电子显微学报》1987年3期)。“中药小檗抗肿瘤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4期)。“抚人胃癌抚体IGY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年5期)。“胃癌抚体IGY及其蓖麻毒蛋白结合物IGY-RicinA特异性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

上一篇:魏泽生
下一篇:谢志云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