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脱的针灸治疗

虚脱是以面色苍白、神志淡漠,或昏迷、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为特征的危重证候,类似西医学的休克。针以补法,并配用灸法。[按语] 针灸对脱症有一定效果,但必须同时对病因治疗。严重者必须及时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抢救。

虚脱是以面色苍白、神志淡漠,或昏迷、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为特征的危重证候,类似西医学的休克。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大量失血,大吐大泻;或因六淫邪毒,情志内伤,药物过敏或中毒,久病虚衰等严重损伤气血津液,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能供养全身所致。甚至导致阴阳衰竭,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

[辨证论治]

主症:面色苍白或紫绀,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昏迷,或烦躁不安,尿量减少,张口自汗,肢冷肤凉,血压下降,脉微细或芤大无力。

亡阳:兼见呼吸微弱,唇发紫绀,舌质胖,脉细无力。

亡阴:兼见口渴,烦躁不安,唇舌干红,脉细无力。若神志不清转入昏迷,呼吸微弱,心音低钝,脉微欲绝,为阴阳俱脱之危候。

治则:回阳固脱,苏厥救逆。

处方:取任脉、督脉经腧穴为主。针以补法,并配用灸法。穴取素s、水沟、内关。

方义:素s属督脉,有升阳救逆,开窍清热之功,急刺可使血压回升;水沟为苏厥救逆之要穴,急刺可回阳固脱;内关宁心安神。三穴合用,回阳固脱。

随证选穴:偏于亡阴者加太溪;偏于亡阳者加灸神阙;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俱灸。

[其他疗法]

1. 耳针:肾上腺、皮质下、心。毫针刺,中等刺激强度,每次留针60~120分钟。

2. 艾灸:百会、膻中、神阙、关元、气海,艾炷直接灸,每次选2~3穴,用中等艾炷灸至脉回汗收为止。

[按语]

针灸对脱症有一定效果,但必须同时对病因治疗。严重者必须及时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抢救。

上一篇:晕厥的针灸治疗
下一篇:抽搐的针灸治疗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