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技术的针前准备

针具的检查与消毒 飞针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选择使用的针具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合格的针具应进行消毒,毫针也可选用一次性针具。熟悉刺激部位定位 刺激部位的选择与飞针疗效关系密切。确定体位 由于飞针技术不留针,所以在体位的选取原则上以针刺部位暴露便于施针为主,如能顾及患者舒适原则则更能减少患者痛苦,并能减少晕针的发生。

针具的检查与消毒

飞针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选择使用的针具进行认真检查。毫针、圆利针主要检查针尖是否有钩曲,针身是否有锈斑或折痕。丛针除了检查这些方面之外,还要注意检查其丝线缠绕是否牢固,针尖是否平齐。检查三棱针主要观察针尖是否有钩曲或缺损,检查K针则观察刃是否锋利,针尖是否有卷曲或缺损。

经检查合格的针具应进行消毒,毫针也可选用一次性针具。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压蒸汽消毒法和酒精浸泡消毒法,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后者可以作为临床工作中的日常使用方法。一次性针具使用完毕应当统一销毁,不可乱丢乱弃。

熟悉刺激部位定位

刺激部位的选择与飞针疗效关系密切。由于飞针技术在针刺时动作飞快且不留针,所以和传统针刺技术相比,飞针技术要求操作者能在实际操作中快速准确地寻找到刺激部位,这就需要医者不仅对腧穴定位熟记于心,还要对经脉的循行分布及常用刺激线了然于胸。确定好刺激部位后,要对所取穴、线或部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用酒精棉进行擦拭。所选刺激部位是线或静脉时,可先用5%碘伏擦拭皮肤后,再用酒精棉予以脱碘,不仅可保证消毒更加严密,也可帮助医者更好地准确定位刺激线路。

确定体位

由于飞针技术不留针,所以在体位的选取原则上以针刺部位暴露便于施针为主,如能顾及患者舒适原则则更能减少患者痛苦,并能减少晕针的发生。对于小儿患者,施针时应由其家属配合,确保患儿体位固定。

常用的体位包括如下几种。

仰靠坐位

仰靠坐位:适宜于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和刺激线。

俯伏坐位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和刺激线。

侧伏坐位

侧伏坐位:适宜于取侧头、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和刺激线。

仰卧位

仰卧位:适宜于头、面、胸、腹部和上、下肢部分(前侧面)的腧穴和刺激线。

俯卧位

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的腧穴和刺激线。

侧卧位

侧卧位:适宜于头、面、躯干侧面和上、下肢部分的腧穴和刺激线。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腧穴、刺激线或刺激区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体位。同时,根据处方所选腧穴、刺激线或刺激区的位置,尽可能采用一种体位,确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体位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初诊、精神紧张、体质虚弱或年老的患者,尽量采用卧位。

上一篇:飞针技术的针具
下一篇:飞针技术的剌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