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阻络型脱疽

治疗方法:阳和汤加减。方用:阳和汤加减。

治疗方法:阳和汤加减。

证候表现: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感受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则患肢喜暖怕冷,皮肤苍白;寒湿阻络,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则麻木酸胀,触之发凉;寒湿内阻,气血不行,多走时气血更加瘀滞不达,故疼痛加剧;寒湿阻络,则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为阳虚寒盛之象。

治则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用:阳和汤加减。

出处:《中医外科学》・分论(卷)・第九章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篇)

原文:寒湿阻络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辨证分析:脾肾阳虚,感受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则患肢喜暖怕冷,皮肤苍白;寒湿阻络,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则麻木酸胀,触之发凉;寒湿内阻,气血不行,多走时气血更加瘀滞不达,故疼痛加剧;寒湿阻络,则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为阳虚寒盛之象。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药:阳和汤加减。

上一篇:脾肾两虚型脱疽
下一篇:阳虚寒凝型脱疽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