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耳口眼喁斜的诊断

脓耳口眼喁斜也叫耳源性面瘫,指耳部疾病或手术损伤引起的面神经瘫痪。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侵蚀损伤部位多在面神经水平段。

脓耳口眼喁斜也叫耳源性面瘫,指耳部疾病或手术损伤引起的面神经瘫痪。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可并发面瘫。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因细菌毒素经面神经鼓室乳突段骨管的先天性缺损,累及面神经,导致面瘫,发病率为1%左右;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大多数系胆脂瘤侵蚀破坏面神经骨管所致,发病率为5~6%。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如额纹消失,不能皱额和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完成鼓腮、撅嘴、吹哨动作等。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面瘫时,常发生在耳痛,发热,耳流脓等症状的同时或之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侵蚀损伤部位多在面神经水平段。

3、泪分泌试验,镫骨肌反射试验和味觉试验有助于判断病变的部位。

4、电反应试验帮助估计神经变性程度,肌电图用于测试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二、中医学

耳源性面瘫属中医“脓耳口眼沸薄狈冻搿1静∫蚺Ф失治,邪毒潜伏于里,入于耳部脉络,邪毒与气血搏结,致使脉络闭塞,气血阻滞,肌肤失于滋养,肌肉萎僻而致。

1、辨证依据:脓耳证并见口眼沸敝⒆础

2、临床证型:耳内流脓,日久不愈,突见口眼沸敝⒆础;疾嗫诮沸保牵向健侧,口津时时外流,不能自止,人中沟歪斜变浅,患侧肌肤松弛无力,运动失灵,皱额眉不扬,眼睑闭合不全,露出白睛。火热邪毒壅盛者,可伴发热,头痛,口苦咽干,耳痛,耳脓稠黄,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偏气血虚者,可见肌肤麻木,无痛感,纳差,唇舌无华,脉细弱或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