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诊断

在大骨节病病区,依据症状和体征从临床上诊断Ⅰ、Ⅱ、Ⅲ度病人并不困难,诊断的难点主要在于早期患者。凡在病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儿童,上述症状体征有2项以上(含2项)阳性并且对称性存在者,有诊断意义。并规定,在非病区,不能单纯根据X线征象诊断大骨节病。这是一种愈复现象,表示此处软骨不再发生坏死。

在大骨节病病区,依据症状和体征从临床上诊断Ⅰ、Ⅱ、Ⅲ度病人并不困难,诊断的难点主要在于早期患者。

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①指末节弯曲;

②弓状指;

③疑似指节增粗;

④踝、膝关节疼痛。

凡在病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儿童,上述症状体征有2项以上(含2项)阳性并且对称性存在者,有诊断意义。如同时有X线改变,则可确认为早期。如干骺端X线改变与临床所见只有1项为阳性者,应作为早期观察对象,观察时间为6个月。

X线诊断本病的原则

①骨端具有任何1项X线征象;

②其他X线征象为多发;

③单个部位X线征象结合临床诊断或加拍其他部位,阳性者诊断,阴性者作为观察对象;

④X线征象不明确而有临床表现者作为观察对象。并规定,在非病区,不能单纯根据X线征象诊断大骨节病。

X线诊断标准以掌指骨、腕骨、距跟骨和跖趾骨的X线照片为准。在X线与病理的对照研究基础上,规定了这些部位的基本X线征易用共23条。

可概括为以下5种

①钙化带变薄、模糊、中断、消失;

②凹陷硬化;

③钙化带再现;

④骺变形,骺线早期闭合;

⑤关节增粗,短指畸形。

这里“钙化带”既指骺板软骨深层的临时钙化带,也包括骨骺和腕、跗骨骨化核周围肥大软骨细胞的钙化带。“钙化带再现”通常指骺板软骨坏死灶上方(骺侧)的软骨细胞继续生长分化,重新出现基质钙化的肥大细胞层,因而X线下重新出现一条钙化带。这是一种愈复现象,表示此处软骨不再发生坏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