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晚期痰瘀症候

证候的传化除与疾病固有规律作用有关外,还与机体内外环境包括体质因素对病变的影响以及治疗措施及时、合理与否有关。痰湿兼瘀血体质食管癌患者如失于调治,因痰气交阻日久,瘀象渐现。痰瘀为津液所化,津液耗伤,食管失润则口干咽燥,肠失润泽,故大便干结,坚如羊屎等,出现一派痰湿瘀血并存之象。

中医体质的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因,是决定疾病发展过程及证候类型演变的重要因素。体质和证密切相关,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证型,决定证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体质和证共同反映着人的生理病理状态。体质决定着证候种类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病程阶段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中医证候类型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是机体发病时的阶段性表现,具有快速转变的特点。证候的传化除与疾病固有规律作用有关外,还与机体内外环境包括体质因素对病变的影响以及治疗措施及时、合理与否有关。

一般而言,食管癌患者往往整体状况较差,早、中期患者表现瘀、痰等阳证,到后期体质以虚弱为主者较多见;另一方面,食管癌病变局部肿瘤是机体脏腑气血阴阳运行失调的局部反映,局部实质病灶又进一步阻碍了机体的阴阳平衡运动,从而使患者体质又呈现出某些偏盛失调,在综合病理因素作用下发病,表现为相应的证候。

痰湿体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瘀血体质是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从而导致脏腑或组织的血液循行障碍,表现出以血瘀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

痰湿体质与食管癌证候痰湿体质的特征是: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粘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从属于此型体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看,发病早期多表现为痰湿阻滞于内的症状 :吞咽梗阻,胸膈疼痛,嗳气呃逆,呕吐痰涎,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大部分患者身形偏胖,经过先天因素和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痰湿体质,在生活地区、情绪、饮食等综合因素作用影响下发为食管癌,表现出痰湿阻滞的一系列症状。

瘀血体质的特征是:瘦人居多;临床表现为: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等。有专家认为瘀血体质可见:或见胀闷,面色黯或唇、眼眶色黯,皮肤干燥不荣或脱屑,有气滞血瘀病史,舌质正常或偏黯,脉正常或见实象。认为瘀血体质特征可概括为:疼痛(部位固定)、痞闷作胀(或见可不见),肤色晦滞、口唇紫黯、肌肤甲错、舌黯,挟瘀点、脉涩。从中可以看出,三者对瘀血体质存有共识:即皮肤颜色、口唇色泽、舌象、脉象等突出表现“瘀”。食管癌患者辨证属瘀血内结者,大部分可见吞咽梗阻,胸膈疼痛,食不得下,甚则滴水难进,食入即吐,面色黯黑,肌肤枯燥,形体消瘦,大便坚如羊屎,或吐下物如赤豆汁,或便血,舌质紫黯,或舌红少津,脉细涩。不难得出结论,患者在发病和临床症状中表现出体质倾向性。

人体津液与血液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从来源上讲,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脉内血液与脉外津液之间可以互生互化;从运行上讲,津血同行,都需气的推动和气机调畅。由于津血之间生理上存在以上联系,因而在形成不良体质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相互影响,即“痰多挟瘀”、“痰瘀互结”等。痰湿体质者,津液代谢运行偏于迟缓,特别是血中津液易滞,形成血中浊脂升高,血行不畅之瘀血体质。该种体质有较为典型的痰湿特点,同时又有瘀血体质的征象,表现为:形体偏肥胖,腹部腰围松软肥大,面色、皮肤偏晦黯或有红丝赤缕,睡眠偏多,精神常不振,痰较多,喜食肥甘,眼胞多虚浮黧黑,肢体常有沉重麻木之感,常感脘腹痞满不适或身体某处有刺痛,大便多溏结不调,舌体偏大,舌质偏黯或有瘀斑,舌苔偏厚腻,脉偏弦滑或有结代。

痰湿兼瘀血体质食管癌患者如失于调治,因痰气交阻日久,瘀象渐现。痰阻使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痰滞日久,必致血瘀,瘀血内阻,致痰愈结,痰瘀交阻,则病难解。因病情进展,临床表现逐渐加重,痰瘀互结,有形之物阻于食管,吞咽困难渐甚,水饮难下,食入即吐。瘀血内结阻络,胸膈疼痛,痛有定处,若络伤渗血,则吐出物如赤豆汁,或大便色黑。痰瘀为津液所化,津液耗伤,食管失润则口干咽燥,肠失润泽,故大便干结,坚如羊屎等,出现一派痰湿瘀血并存之象。诚然,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即具有可变性,这为中医改善体质提供了理论依据;疾病证候病机也是在变化发展,对于证候表现和患者体质相为一时,改善体质即为对证治疗。从中医体质角度把握食管癌患者证候发展规律,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