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栽培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黄已成为餐桌上无公害美味和健身佳肴。生物学特性 地黄喜光,有一定的抗旱、抗寒能力。适时收获 在栽种当年11月上旬,地黄地上部分枯黄带斑点时,在晴天割去地上茎叶,小心挖出全根地黄,除去杂质,洗净后及时运往市场出售。

地黄又名生地,其根茎味微甜,主要成分含环烯醚甙类,分为梓醇、地黄素等,此外含有多种糖类、维生素a等。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热病烦燥、发斑发疹、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白、尿血、崩漏、咽喉肿痛等功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黄已成为餐桌上无公害美味和健身佳肴。

生物学特性

地黄喜光,有一定的抗旱、抗寒能力。喜中性、微碱的砂质壤土,二合土及肥沃的粘土也可种植。地势低洼积水田,土质过于粘重的旱地及盐碱地不宜种植。宜筑畦栽培,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豆类作物不宜为前作,否则易造成线虫病。

根茎播种及苗栽

用根茎作种,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于清明前种,将根茎切成5厘米左右含3个以上芽眼的小段,切口拌少许草木灰,稍晾干后种,在1.2―1.5米宽的畦上,按行距30厘米开沟,每隔20厘米放1个,浇施淡人粪,覆土即可。苗栽,在上一种植地黄的地块,于收获的时候有意把短小根茎散留在地里,待次年发芽出苗,在4月中旬前后苗长10-15厘米时可间苗移栽,行株距30×20厘米,每株2-3苗,栽后施淡人粪。通常每667平方米栽苗1.1万株。

田间管理

施基肥与追肥:在栽种前每667平方米撒施栏肥750-1000公斤或饼肥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翻入土中,上年种植地黄的连种地块,肥料于出苗前撒施畦面,并用田沟泥覆盖肥料。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地黄生长期一般需追肥2次。第1次于齐苗至苗高10―15厘米时追施,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0公斤加尿素15公斤;第2次于8月份地黄茎膨大增长期追施,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钾5公斤加尿素5公斤,以利根茎生长膨大。

水分管理:地黄喜不干不湿的土壤,7月份之前应适当浇水,7月份之后根茎开始形成,应减少浇水,待地皮发白时再浇水,以免温度过高引起烂根,但若遇伏天雨后暴晴地温增高,亦应浇水降温,否则会引起地黄根茎腐烂,雨后应及时排水。

防治病虫害:地黄病虫害一般很少,常见的病虫害有斑枯病、枯萎病、胞囊线虫病、红蜘蛛、地老虎等应注意发现并及时防治。

适时收获

在栽种当年11月上旬,地黄地上部分枯黄带斑点时,在晴天割去地上茎叶,小心挖出全根地黄,除去杂质,洗净后及时运往市场出售。

下一篇:红花栽培技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