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灵芝栽培种植技术

培养室准备可按香菇培养室整理,但要具备加温设施,因灵芝发菌期是在冬季,如用炭火加温,炉上需置一只盛水的容器蒸腾水分,以利室内保温、保湿。在22-25℃下,半月左右,菌丝即长满覆土,灵芝在覆土上生长。用该方法种植灵芝,原木灵芝(干)产量在30K/O左右。

灵芝富含有机锗、灵芝多糖成份,具有美容保健、健脑安神及解毒止痛等疗效,近年来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及医疗临床,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灵芝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仿野生小段木熟料栽培真正给灵芝生产开辟了优质高产高效益的途径。

1、选择树种、适时采伐:

应选用青刚、栲木、楮木等木质较硬的阔叶树种,一般在冬至前后采伐,堆放在阴凉干燥处,严防暴晒开裂。

2、截段、刮皮、装袋:

新鲜原木(不去皮)按15厘米截段,用刮刀刮掉截口周边毛刺,防止装袋后刺破薄膜袋,造成杂菌感染。使用的段木为3厘米以上小枝材,装袋可视段木粗细装袋4-8根,然后用细木屑78%、麸或米糠20%、石膏和石灰各1%的混合料填充段木间空隙和覆面,使用18-20厘米,厚4-5丝低压聚乙烯袋,上端用绳扎好(对于直径较大的段木可劈开捆扎后装袋上灶灭菌)。

3、袋棒上灶、常压灭菌:

袋棒上灶时,灶壁贴几条1.5厘米厚、4厘米宽的竹片避免袋棒紧贴灶壁,袋与袋间距1-2厘米。每袋装袋棒2立方米为宜,当袋温达到100℃时保持12-16小时,停火冷却,当料温60℃时出锅,袋温降至30℃以下,移至室内或塑料棚内接种。

4、接种培养:

接种可采用无菌室或自制塑料棚内接种,空间消毒使用气雾消毒盒或臭氧灭菌两次,接种时解开扎口把菌种接入袋棒料面即可,接种最迟期限应在春节前完成。

培养室准备可按香菇培养室整理,但要具备加温设施,因灵芝发菌期是在冬季,如用炭火加温,炉上需置一只盛水的容器蒸腾水分,以利室内保温、保湿。室温应控制在22-28℃为宜,以利菌丝发育,每天中午通风2小时,在培养菌30天左右后,菌丝近吃透段木料,由于菌丝自身产生生物代谢热量,可根据室温情况酌情处置炭炉,上下层、内外层的菌棒温度差异,需要翻堆轮换菌棒的位置,同时进行挑杂处理。

5、堆肥整地、搭荫棚:

灵芝菌丝适于偏酸性的(PH值5-6)肥沃土壤,同时灵芝子实体的好气性、趋光性较强,所以在菌棒埋土出芝前应整地搭棚,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开阔的田块作芝场,春节后将牛栏肥堆放并覆膜集一个月后,均匀施在芝田里(3kg/O),提高土壤能力,然后将暴晒后的田块整平搭荫棚遮阳。大棚高2米、宽5.5米,棚与棚之间留30厘米的水沟,棚上方20厘米处设隔热层,隔热层上再拉遮阳度80%的遮阳网,棚内小畦宽1.5米,高20厘米,一棚做3畦,畦间留30厘米宽的通道,两棚为一单元,做隔热层,拉遮阳网(山区可多用带叶枝材不用遮网)。大棚座北向南,为防虫害,应撒些灭蚁药防白蚁。

6、埋土出芝:

清明节后,菌棒的白色菌丝长满全段,袋中出现红褐色的菌皮和分泌液,手拿菌棒重量减轻,手指压菌棒有弹性,少量菌棒出现原基(钝圆菌芽),劈开段木可见菌丝长满木质部。于气温20℃左右的晴天,菌袋割袋(从袋下部2/5处割去掉底部袋)埋土,把菌袋的2/3埋入土中,袋直立排放,袋与袋之间留6-8厘米填土。在22-25℃下,半月左右,菌丝即长满覆土,灵芝在覆土上生长。光线过暗温度低于18℃,导致长柄不开片或开小片,产生畸形芝,芝柄长到一定程度即开片分化,长出芝盖,逐步横向扩展。管理上:一要不断加大喷水量,晴天早晚各喷1次,棚内气温在28℃以上时,还需向棚内空间喷雾水,但需注意不可过量,以免造成灵芝长得大而薄;二要不断加大通气量,除大棚两端揭膜通风外,还需将小畦的两侧薄膜揭起20-30厘米。

7、适时采收、封存保藏:

当菌盖中的白色生长圈消失,菌盖上的淡黄色转为深褐色,子实体边转红,厚度2-3层以上,并有大量的孢子粉弹射时,可根据市场需求,作带粉采收。如需采集孢子粉,可在出灵芝前在芝袋上面辅一层塑膜作为孢子粉收集用,灵芝采后进行晾晒或用烘干机烤开,使子实体的含水率降到12%以下,然后按灵芝的商业标准筛选分级,装入塑料袋,加防腐、防虫剂,扎口密封。

用该方法种植灵芝,原木灵芝(干)产量在30K/O左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