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病毒病症状与防治

太子参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最重要的病害。此病在产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70%,严重危害和影响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今年清流县也开始引进种植太子参,3月21日,县植保站下乡检查时发现太子参病毒病已经开始发生,严重田块发病率高达50%以上。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异叶假繁缕等,为石竹科孩儿参属植物,以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是常用滋补类中药。主产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太子参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最重要的病害。受害植株叶片皱缩和花叶,植株早枯,块根细而小。此病在产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70%,严重危害和影响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今年清流县也开始引进种植太子参,3月21日,县植保站下乡检查时发现太子参病毒病已经开始发生,严重田块发病率高达50%以上。

症状:

感病植株叶片呈花叶状,发病植株短小,叶片上呈深、浅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扭曲,叶质脆硬。

发病特点:

发病时期一般在2月下旬―4月上旬,遇到干旱发病严重,同时此病毒可借蚜虫传播。该病是太子参种植区内最为普遍的一种病害。

防治方法:

1、最好选用用种子繁殖,其花叶病发生很少,且产量高;一般情况下,种子经0℃的低温处理50天左右后播种,可培育出不带毒的实生苗。

2、建立无病毒采种田,以供大面积生产用种;自繁自育自己留种的,留种田在生长季节一定要随时发现随时拔除花叶病株,减少传染。

3、及时防治蚜虫,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传染,可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液、25%吡蚜酮2000倍或者是25%噻嗪酮1000倍防治蚜虫,在病害发病初期配合喷施防病毒药剂如6%烯羟硫酸铜2000倍或8%宁南霉素2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病害发生初期,喷施防病毒药剂如6%烯?羟?硫酸铜2000倍或8%宁南霉素2000倍液,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或者配合使用,喷药时注意应注意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要喷施均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