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方法教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果你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那么很遗憾,你可能就是在阻碍孩子的好奇心、激情和想象力。一些父母让孩子去上很多的才艺班,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些老师会给孩子一些技巧或方法,这些技巧或方法却会限制创造力。在i2国际私塾,外教们从来不会单纯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发挥更重要。

1.不要以为孩子 “故意找事”

“天空是蓝色的!”

“鱼是在水里的!”

“看什么蚂蚁,快去上学!”

如果你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那么很遗憾,你可能就是在阻碍孩子的好奇心、激情和想象力。

长大成人的我们,脑袋已经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而不自知,更可怕的是,还失去理解孩子的耐心。孩子表现出闪光点的时候,在我们眼里却是不懂规矩,不听话,甚至是故意捣蛋。

下面这部8分钟的短片,就在不断警醒父母,不要“害”了孩子。这是一个关于父亲试图教儿子走“正确道路”,而最终他却被孩子点亮,明白孩子成长找那个最重要的是什么。

2.当心,这样的才艺班有毒!

前面也说了才艺是技能,并不等于创造力。

一些父母让孩子去上很多的才艺班,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些老师会给孩子一些技巧或方法,这些技巧或方法却会限制创造力。

有的家长还会因为孩子画的不圆、不方、不正而懊恼,这实际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

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在i2国际私塾,外教们从来不会单纯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发挥更重要。

(i2小学员画作:“半鱼半人半蝴蝶半鳗鱼”)

以为吗,孩子们画画是从来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的简练起来;再简单的食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音乐体系,绘画门派等条条框框,他们完全是随心所欲的在创造。

3.不要提供现成的答案

爸爸妈妈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百度一下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不能运用到培养孩子上。

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你要这样鼓励他:“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这样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要给孩子提供现成的答案,这会让孩子不再继续思考。也不要在听到孩子幼稚的答案时,就反对、纠正……很多情况下,站在孩子的视角,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多有趣好玩的解答方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胡思乱想”的过程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

4.做玩具的过程才是“玩”

童年少不了玩具,但我们家长习惯了买买买,买很多现成的玩具。买东西最便捷、最高效,但有得有失,这也是最没有创意的方式。你不能期望批量生产的玩具能培养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肖邦”“梵高”……

并不是反对买玩具,而是可以多让孩子自己动手。还记得80后小时候的各种手工玩具吗?它们是童年不可抹别的印记,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和能力的发展,超乎想象。


5.学着自己做“编剧”

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几个问题,让他自己发挥想象力,讲出新花样。

拿小红帽的故事来举例

你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问他:

如果你是小红帽

你会带什么礼物去给外婆,为什么?

如果你是外婆

平时应该做些什么来防备野生动物闯进来?

如果你是大灰狼

能不能找到其他食物来吃呢?

故事虽然有既定的发展情节,但你完全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如果换一种方式”……发展孩子广泛而多元的思维能力,同样的开始,不一样的结局。

6.世界那么大,带Ta去看看

i2国际私塾的很多爸爸妈妈,在假期的时候很乐于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欧美的高校,爬爬巍峨的高山……到不熟悉的环境中旅行,父母和孩子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新鲜事物,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探险家,在你的陪同下,探索这个世界。

旅行的价值在于暂时脱离熟悉的环境,去体验新事物,每当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去到草原,为什么要住蒙古包,而不是建造房子;为什么在沙漠里要骑骆驼,而不是骑马…… 你可以给他很多很多的提问,刺激他思考,但是不要直接给答案。

放下“父母”的身份包袱

爸爸妈妈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没办法改变,只要好好孩子的创造力就行了,自己没所谓。其实并不是,孩子不仅会模范你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他也会潜移默化的被你的思维方式所影响。

所以,爸爸妈妈不妨也陪同孩子一起,重新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你作为父母的角色,把自己当成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时,一起想想还有什么新的角度看待世界,不要用已知的答案的和方法“纠正”孩子。

在画画、游戏过程中,在生活的方方见面,多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意种子,就悄悄埋下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