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完美”,是你应该教会孩子的第一件事

当我想要接过笔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上次给儿子画画时的惨痛经历,于是我对儿子说:“我不会画霸王龙,要不就别画了?”“没关系,妈妈你可以试试看,你给我画只霸王龙吧!”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画过霸王龙,我只能凭借我的感觉来画,我先是小心的勾勒出一个熊类动物的轮廓,接着在熊类动物的身上加了一个龟壳。

“接纳不完美”,是你应该教会孩子的第一件事

“妈妈,给我画一只霸王龙吧!”

我一转身,就看到了儿子,他手里拿着笔和纸,准备把它们递给我。当我想要接过笔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上次给儿子画画时的惨痛经历,于是我对儿子说:“我不会画霸王龙,要不就别画了?”

“没关系,妈妈你可以试试看,你给我画只霸王龙吧!”儿子坚持道。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画过霸王龙,我只能凭借我的感觉来画,我先是小心的勾勒出一个熊类动物的轮廓,接着在熊类动物的身上加了一个龟壳。

“不,你画错了!我不想要一只熊,我想要一只霸王龙!”

我只能按儿子的要求,又画了一只新的霸王龙。

儿子紧盯着我的画作,接着说道:“我不想要这个霸王龙,它看起来有点无精打采,你再给画一幅新的画吧!”

我按着儿子的要求又画了一只新的霸王龙,但我的儿子看起来仍然很不满意,他说:“妈妈,你画错了,这不是霸王龙,这是剑龙,霸王龙是两足动物,你真的画错了!”

我再一次拿起画笔,画了一只新的霸王龙,就像之前的画作一样,我儿子对这个霸王龙仍然很不满意:“这只霸王龙的嘴巴画的太小了,它没办法吞下它的猎物。”

在一次次拒绝后,我的耐心被逐渐耗尽。

这听起来像是电影或者小说里的情节,但这就是我的现实生活。我的儿子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完美主义者,他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画在纸上的霸王龙应该是什么样的,羊是什么样的,我儿子对这些都有自己的要求,当我无法达到他的要求时,他就会变的很焦虑。

我儿子总是对我做的事情不满意,同样,他也常常不满意自己的“作品”,我儿子很喜欢笔记本和写作,于是我就给他买了一个新的笔记本,儿子开始在笔记本上写自己的名字,当发现其中一个笔画的角度与其他笔画有所不同的时候,儿子就会把这页撕掉重写…..

这种错误重复了五次,当儿子第六次在笔记本上写名字失败时,我儿子濒临崩溃,想撕掉再重写一次…….我认为我不能让我儿子继续这么下去了,于是我把笔记本拿走,告诉儿子可以先休息一下,平复心情之后可以重新再接着写名字。

儿子这种完美主义的性格,有时是可爱而且有趣的,他喜欢列出一个个计划,然后按着计划执行。记得有次,我带着儿子去动物园,儿子提前列了参观动物的计划表。

因为当时去动物园的只有我和儿子,我决定听儿子的话,一切都让儿子说了算,所以,我和儿子按着他准备的计划表行动,即使有时候我们要走很多弯路,看过熊之后要跨过大半个动物园去看狮子。“妈妈,先不要看那只黑猩猩,按着我们的计划表,我们要先去看狮子!”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我常常被这种情况折磨的焦头烂额,感觉到无所适从。但无论如何,我知道我儿子的完美主义性格不是坏的,反而,这是优秀的品质,意味着孩子很敏感,而且知道如何深入思考东西。

重要的是变废为宝,把儿子完美主义的性格变成儿子的优点,坦白说,有时候我也受不了儿子的完美性格,我会被他的各种要求折磨的身心俱疲,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发脾气。

我被迫养成了应对习惯,一旦发现孩子有发脾气的征兆,我就把儿子手边可以破坏的东西抢救出来。

我开始慢慢掌握了处理儿子情绪的经验,并且知道了如何正确引导儿子的的情绪。在儿子大发雷霆的时候,我会先告诉我自己:发脾气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儿子,我要控制自己不发脾气。

儿子还小,现在我对待他的方式,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和儿子发脾气,孩子很可能更加怨恨自己,这只会让事情变的更加糟糕。我希望儿子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可以先休息一下,善待自己,给自己一个拥抱。

“你知道吗?妈妈是个艺术家,妈妈不是电脑。”在下次儿子要求我再画什么的时候,我会提前给儿子做好心理预期,现实和理想始终不同,我画不出儿子心中最完美的“霸王龙”形象.

但是我可以提前和儿子商量好,他是想要我画的不太完美的霸王龙,还是想自己画自己心中的霸王龙,还是干脆什么都不画,只在心中构建一个霸王龙,这种做法降低了儿子的发脾气的频率和强度。我希望儿子可以意识到,生活不是尽善尽美,不管他的计划多么完美,都会遇到不完美的时候。

我也不再强迫儿子了,如果儿子因为小失误而撕笔记本,我就让儿子接着撕,这又不是世界末日,没什么可怕的。

我也教会了儿子要适度放松,休息一下可能会更好,当我发现儿子又要发脾气的时候,我就会向儿子主动询问,问他是不是需要休息一下,虽然儿子常常说不,但是他毁坏物品的频率明显变低了。

接受不完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和儿子在一起学习成长。

—END—

来源:TanyaSlavin

翻译:小爱

一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本文系家长帮独家翻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