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几件事,你也能变成“熊孩子”的好家长

七年前,当我第一次生下男孩时,我为家中新添一位“小小男子汉”而倍感幸福;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总结出了这些抚养“熊孩子”的“小绝招”,掌握这些要领,也许你也能成为一个“熊孩子”的好家长:。“熊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包容,你就是“熊孩子”最好的爸爸妈妈。

做好这几件事,你也能变成“熊孩子”的好家长

七年前,当我第一次生下男孩时,我为家中新添一位“小小男子汉”而倍感幸福;

五年前,当我看到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时,我的心中略感压力;

三年前,当我的丈夫支支吾吾地告诉我,第三个孩子还是男孩的时候,我先是沉默,然后开始鼓励自己:没关系,我肯定能当好三个“熊孩子”的母亲。

比起女孩,男孩天生活泼好动,经常“闯祸”,特别是年龄特别小,还不太懂事的小男孩,简直就是活脱脱的“熊孩子”,父母一般很难管教,一想到我和丈夫要同时养育三个“熊孩子”,我就非常悲观,以为天天要被“熊孩子”们“折磨”。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总结出了这些抚养“熊孩子”的“小绝招”,掌握这些要领,也许你也能成为一个“熊孩子”的好家长:

一、让“熊孩子”放飞自我吧

好动是“熊孩子”的天性,他们似乎有无限的精力去“折腾”,厨房、客厅、卧室……

“熊孩子”会在家里的每一个地方“上蹿下跳”,所以父母不得不时刻担心孩子的安全,有时还要负责打扫“熊孩子”打斗过的“战场”。

研究证明,运动可以促进孩子发育,所以父母不该压抑“熊孩子”好动的天性,但是父母可以让“熊孩子”在规定的地区“放飞自我”。

比如说孩子只能在自己的卧室玩闹,而在客厅等其他家庭成员都会出现的公共场所应该保持礼仪,这样既能释放“熊孩子”的天性,又能帮“熊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二、“熊孩子”也需要拥抱

不要以为你们家的“熊孩子”是“小小男子汉”就不用去拥抱他们了,研究表明,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弱于女孩,所以当男孩的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就会疯狂地运用肢体语言。

父母不要以为这是孩子又在犯“熊”了,事实上孩子可能是在表达内心的烦躁与不安。此时,父母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学会去拥抱你的“熊孩子”吧,他们渴求父母的安抚。

三、让“熊孩子”去试错

“熊孩子”虽然“熊”,但毕竟还是“孩子”,父母应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允许孩子犯错。

有时候“熊孩子”确实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比如说非要用鼻孔吃面条,或者是拒绝用老师要求的方式完成家庭作业,其实这些行为都是“熊孩子”对世界的有益探索,他们想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变世界。

如果孩子尝试后失败了,那么他们会自己纠错改正,但是如果由父母来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很可能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熊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包容,你就是“熊孩子”最好的爸爸妈妈。

—END—

作者:LaurenKnight

翻译:汪酱

本文系家长帮独家翻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