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学习好”的意识

在孩子10岁之前,要让他萌发“自己是学习好的”这种意识,这样,他就会为了避免从“学习好孩子”的队伍中掉出来,从而自己越发努力。通过进行对“学习好的孩子”的研究,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学习好的孩子,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产生“学习好的意识”的。

在孩子10岁之前,要让他萌发“自己是学习好的”这种意识,这样,他就会为了避免从“学习好孩子”的队伍中掉出来,从而自己越发努力。

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调查的题目是,在哪个阶段成为学习好的学生。通过进行对“学习好的孩子”的研究,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学习好的孩子,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产生“学习好的意识”的。

产生“学习好”的意识的孩子,是不是就非常喜欢学习呢?大家一定都以为学习好的优秀孩子一定是喜欢学习的。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学习好的孩子并非都喜欢学习。

那么,为什么这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却能够成为学习好的优秀孩子呢?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牢牢地定在了“学习好的孩子”的位置上。

学习好的孩子,自己当然也认为自己很优秀。同样,他的妈妈、其他家人,还有朋友、老师,他周围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学习好的优秀儿童。

这时候,你想象一下这孩子最苦恼的事会是什么呢?他最害怕的事,就是此前建立起来的“学习好的优秀学生”的形象倒塌。这关系到自己的自尊心问题,所以他非常害怕自己的定位被改写。

所以,尽管孩子不喜欢学习,他却想一直保持“学习好的孩子”的好形象。由此他会一直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那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还能够学习好呢?一定是有人在一定程度上强迫他学习的。是谁呢?就是他的教练——妈妈。

其实,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好的优秀孩子呢?希望是希望,但是总有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不够好的孩子之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到底有没有让孩子成为优秀儿童的执着之心。

没有特别喜欢学习的孩子,他们为了不学习总是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我一会儿再做。”“我还有别的事情呢!”“我就看一会儿电视。”“我想跟朋友去玩。”

这种时候,强迫心爱的孩子去做他讨厌的事情,对妈妈来说也是件痛苦的事。于是,妈妈就会说“还是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吧”“让他成为一个自主思考的人吧”或者“让他自己作主吧”,觉得这样是为孩子着想。很多人都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找到借口。于是,无论妈妈还是孩子都觉得“明天开始也无所谓的”,其实,是自己选择了背离“学习好的优秀孩子”的轨道。

要想成为好教练,就不能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要让孩子萌发自己是学习好的孩子的意识,妈妈就要在孩子还没有这种自觉意识的小学低年级时候,就自己把这些借口都封上封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